第32章 麻花(2 / 3)

因要留下來過幾個月,彭小山越發覺得該做點什麼,要不然一屋子人光吃不做,沒點賺錢的營生怎麼好。好在他和初夏,末夏都年輕力壯,又有點功夫,就牽了兩匹馬弄了輛馬車,專門拉客,拉貨。大冬天的,很多人都要買東西,他這生意還不錯,一個月下來,還賺了三兩多銀子,逸寧笑著說:“賺的這點銀子,還不夠馬的嚼用,不要再去了。讓馬好好養養。”

彭小山漲紅了臉說:“少爺,這賺一點算一點吧,三兩多銀子,有時候還能夠我們住個客棧呢。我們這天天閑在家裏,怎麼行?”

“多打點柴,修修院子,砍點竹子,編些竹器,就夠你忙活的了。”逸寧隨口說。這新家什麼東西都沒有,現在趁著幾個大男人都閑著,還不得多做點活兒,等他們走後,張大嫂母子五人才能更好的生活。

彭小山一聽,眼睛都亮了,他雖不是手藝人,但卻能編些粗糙的竹器,比如家用的簍子,框子,籃子,雖說樣式不好看,但能用就行。等到以後種田,張家人也有點工具使用。

彭小山去山上砍了十來根竹子,他自己天天呆在家裏編竹器,那初夏和末夏就天天去打柴,堆滿了整院子的柴,張大嫂心裏非常感激,每天也打發兩個兒子跟著去幹活,自己把家裏更是收拾得幹幹淨淨。一屋子人倒也過得和和樂樂。

一轉眼,到了臘月中旬,村子裏人都忙著去趕集辦點年貨,條件好的扯幾尺布,給家人添點新衣服,再割點肉,買點細糧。條件差的,也多少買點吃的。逸寧感受到年的氣氛,也跟著去趕集,他們家其實也不差肉食吃,山上打的小獵物全留下吃,但豬肉卻沒有,彭小山就說:“少爺,我們還是割十斤肉吧,怎麼著也不能苦了您自己。”

“行吧,割二十斤吧,我做點鹹肉,以後帶在路上吃。再多買點骨頭,燉蘿卜吃。”逸寧說,反正是沒錢,他現在也不在乎多花一兩半兩的。

逸寧一行人買了肉,又去買了些下等的筆墨紙張,供孩子們用,又買了幾張紅紙,準備去寫對聯。他想著要過年了,還是又買了幾斤糖,幾斤白麵,幾斤菜油,準備自己做點零食。又想著張家的兩個小丫頭天天打扮的象個男孩子,連根漂亮的頭繩都沒有,又買了兩塊花粗布,幾根頭繩。這麼零七零八的一堆東西,又花了三兩多銀子,彭小山苦笑:“少爺,上個月趕車賺的點銀子,又花光了。”

“嘿嘿。”逸寧也跟著苦笑。這年頭,銀子難賺,花起來還快得狠。這日子比以前在澤縣還難過,想到這兒,逸寧覺得自己這穿越的也太差勁了,人家那都是賺大錢的,隨便一個點子啥的,就是幾百兩,幾千兩的賺,怎麼自己就賺的這麼少呢。

看著集市上這麼熱鬧,逸寧眼熱的說:“我們也弄點東西來賣吧,賺一點算一點。”

回去一合計,彭小山拿出自己編的一堆竹器,他編的多了,手工越來越精細,家裏也用不了這麼多,能換點銀子也不錯。初夏和末夏給家裏柴打的太多,也跟著弄了幾捆來賣。逸寧就做了些糖麻花,拿到集市上去賣,結果麻花受到空前的歡迎,第一天就被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人買了一在半走,人根本就不在乎銀子似的,隻叫著好吃,連連往嘴裏塞,圍觀的人見到他吃的香,也跟風的你半斤,他一斤的,他做的一簍子麻花,竟然小半天就賣光了,算了一下帳,居然賺了七多兩銀子。竹器也換回一兩多銀子,柴禾換回一兩銀子。四人加起來,一天也賺了十兩銀子。

彭小山樂嗬嗬的說:“還是少爺最厲害。”

逸寧卻搖了搖頭說:“今天我們能拿這個賺錢,再過幾天就不行了,保證有人會跟著做。”麻花這種吃食,雖然價格不便宜,但做法簡單,有心人很快就能學會。隻不過大家都舍不得用油,用糖罷了。

果然,第三天,逸寧就發現集市上有麻花出售了,而且價格比他的低,末夏氣呼呼的說:“跟著咱們學,真不要臉。”

“算了,我們也不在這裏多呆,賣掉這些就不做了。”逸寧無所謂的說,他這麻花能賺個三十兩銀子,他已經滿足得不行,反正他的麻花每天都買的很快,總有大主子一來就是稱十斤八斤的。他這才想起來,他其實可以做些吃食來賣,但想想天又冷,也沒幾天就要過年,還是歇了這個念頭。其實他沒想到,那大主子卻是有來頭的,人家早就知道他弄的東西好吃,才會在第一時間,連價都不還就買了一大半,還天天來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