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峰仁道士(1 / 2)

第四章峰仁道士□騰男大明

安含象一片大雁的羽毛,輕飄飄地落在一條銀灰色的大道上。大道上鋪一條無限長的光潔的石板,筆直通向前方。大道兩邊沒有樹木和房舍,彌漫著稀薄的霧氣。舉目望去,一道月宮門直立著,牆麵是粉白色的,拱門的巨石青得發亮。門洞後麵是路的盡頭,飄忽著紫黑色的雲霧。他猛然想起老人們說過,這樣的月宮門就是陰陽的分界——我飄到月宮門前拚盡全身力量止住腳步,再不願往前走了。“回頭吧,既然還留戀凡塵,就不要到此門前張望!”虛空中傳來一陣惡狠狠的咒罵聲,安含不敢辯解,扭頭就走,可是回頭的路也斷絕了,他兩腳騰空,直往雲霧裏墜,被濕漉漉的雲霧吹進一個潮濕的石洞。洞裏飄蕩著細碎的水珠,彌漫著魚腥味。洞外是嘩嘩飄落的水廉。洞裏容得下六七個人打坐,晦暗的光線讓人辨不清景象。安含正疑惑之時,聽到了祝英低沉的聲音:“安含哥,你真癡心呀,你不能跟著我們來,這裏不是人在的地方,是妖魔鬼怪藏身的山洞啊,都是我害了你,你真是個難找的癡情男子!我是妖,竇妃是鬼,我們被道士作法收納進來,我們坐在地上動彈不得,救不了你,我們難於超生了!”

“唉,這般真情的男子,世上還有幾個哪!”竇妃感歎了一句。“想當年我的郎君永曆皇帝,口口聲聲說愛我,可是他身邊妃嬪就有二十七個,半個月才幸我一夜!”

“別說廢話,快想辦法放我出去!”

有人怒吼起來,吼聲象狼嚎。安含驚魂未定,吼聲又起:“有緣人,走近些看看我,我等你六十年啦,剛滿一個花甲子。也算是我有造化,今夜等來了有緣人。孫大聖壓在太行山下五百年才等來了唐僧,我比孫大聖幸運些!”

安含的眼睛適應了洞裏晦暗的光亮,他能看清洞裏的景象了。祝英和竇妃卷縮在石洞一角,象是被繩索綁縛著動彈不得,一副無奈無助的樣子。石洞深處豎立著一道銅柵欄,柵欄後麵關著一個披散著銀色長發的道士。道士鶴發童顏,兩隻眼睛放射著亮光。他的右手舉著一個金缽,金缽時而放射出一道道金光。金光照射祝英和竇妃,她倆在金光裏很痛苦。

“你是什麼怪物,怎會是這樣子?”安含問。

“小夥子,別亂嚼舌根!”銀發老道說。“我本是疊水河畔龍王寺住持的大弟子,道號峰仁,法名慧智,我本亦道亦佛,不道不佛,龍王寺裏供奉著玉皇大帝,也供著觀音菩薩,道家佛家坐一家!”

“道家佛家應該是有區別的,道就是道,佛就是佛,佛道混淆,人神不寧吧!”安含說。“你是違反了教規,還是犯了佛法,被住持關在這暗無天日的石洞裏?”

“你屁大個年紀,懂什麼屁!”峰仁道士說。“道亦深,佛也深,不是小夥子談的。老子實話說吧,六十年前,本道貪圖錢財,亂花寺內香火錢,又犯色戒,才被住持關在這裏。哎,小東西,你怎會知道我是住持關起來的?”

“你是大弟子,能關你的必定是住持!”安含說。

“嗬,是個有慧根的小夥,我出了石洞,收你做我的弟子吧!”峰仁道士說著歎口氣。“可惜人間在幹文化大大革命,菩薩佛像全毀啦,世人貪圖的是佛像的金心銀膽,個個都是癡心妄想。我本想憑法力破柵而去,無奈這柵欄是大明武靖參將鄧子龍平定邊亂後,治服白海青海戲水為害百姓的妖龍所建,鄧參將用玉帝所賜的金劍鎖門,我的法力不夠。鎖門的金劍要待有緣人用真情鑄成的金戒指才能抽動。小夥子,祝英與你真情相待,取下她手上的金戒指,為我撥出金劍吧!”

“我不管你,我隻救祝英和竇妃娘娘!”

“休怪我無情,隨你的心願吧!”

峰仁道士立在柵欄後麵,微閉雙眼,右手平伸托著金缽,嘴唇嗡動著念念有詞,嗡嗡嗡的象蚊子叫喚。柵欄外,竇妃靜靜地坐著,祝英伸長手臂捂住腦袋,看樣子疼痛難忍,但她極力忍受著,不想讓安含感覺她的痛苦。竇妃娘娘看著心疼,低聲說:“小夥子,救救祝英。道士的金缽有法力攝取祝英的魂魄。祝英初成女妖,人性未泯,敵不過道士。小夥子,放出道士,也就是救了祝英。祝英在,你們的愛情才在!”

“娘娘的點化,我明白了!”安含大聲說。“老道,住手,我照你說的做,再不要為難祝英姑娘。再有一條老道要記住,出了洞你不要為害人間!”

“阿彌托佛!”峰仁道士收了手,把金缽攬入懷中說。“我本凡人肉身,不是妖道,何言為害人間。妖道是黑臉,我是紅臉道士啊,我平生之誌,就是弘揚教義,修身養性,濟世救人。小夥子,本道出了洞,可助你一臂之力,在七日之內去白海青海找到龍珠。知道麼,七日之後,祝英姑娘要麼化為妖孽,要麼魂飛魄散,化為土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