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冤案?無奈(2 / 2)

那婦人並不離去,而是跪地道:“啟稟大老爺,民女亦要上告,非恨公婆也,乃為後世之轍也!”

此言一出整個衙門鴉雀無聲,連堂上暖閣之中的劉昱都是微微駭然,但讓人更加震撼的卻是女子下麵的話:“昔孟嚐君生而相齊!人無前後之神瞳,豈應陋習溺孩童之無辜?民女願為車之轍,上告公婆警後人。”

劉昱一時間說不出話來,沒想到眼前的小婦人居然有如此口才,把孟嚐君都搬了出來,若是不知道的人一定會向那書生一樣嘲笑女子。

“小小婦人用孟嚐君自喻兒子,實在是自大的緊嘞!”

楊秀轉身怒視之:“不學無術者豈可羞辱與吾,昔孟嚐君生於惡月汝居不知?”

自取其辱的“讀書人”被楊秀說的老臉一紅,掩麵而走,但劉昱覺得他比自己幸運,最少他能逃走,而自己卻不能,眼前這婦人怕是和自己女兒一樣,都是學識廣博之輩,最是不好相於。

這小婦人歲數和自己女兒相仿,品性閑得,師爺已經把楊秀往日裏的風評交給了劉昱,從上麵可以看出著實是個孝婦。

但兒媳告公婆,卻實是人倫大逆,且最重要的一點是百善孝為先,上告公婆便是不孝,在這個儒家思想被奉為經典的時代楊秀便是錯了,而自己幫不了她,更改變不了之後的類似情況。

堂中百姓嘩然,顯然他們不理解為何楊秀依然要上告,反正孩子已經死了,上告也沒有任何作用,甚至還會得罪公婆,使得以後無法在夫家立足。

劉昱皺著眉頭,狠下心來:“民女楊秀,無理取鬧,來人叉出府衙不得上告。”

在聽到劉昱這位大老爺給這件事畫上結尾後,所有人逃也似的離開,不是因為別的原因,所有人都知道楊秀做得對,所有人都知道她是為了悲劇不再重演,但所有人都不支持她……

“蒼天昏暗,日月倒懸,理無可訴,何斷天明!?吾兒,你枉死了……呸!”

楊秀狠狠的向北平府衙門啐了一口,她隻能用這種方法訴說世間的不公,從頭到尾她的丈夫,公婆都沒有出現,因為衙門根本就沒有正式受理,這也是為何楊秀出現在北平府府衙而不是北平府提刑司的原因。

絕望的楊秀邁步離開,沒想到在這裏她還是得不到公道,還是不能讓人們重視五月子不舉的荒謬!何處有公道……

待她走入無人的小巷時,去路上卻出現一個身穿燕居服的中年人,楊秀一敲便是剛剛坐在高堂上的大老爺,北平府的知府事:“大老爺何故攔我?”

劉昱苦笑道:“觀你之模樣與我那待字閨中的小女頗為相似,本官同情你,但卻不能幫你,你熟讀詩書,經史子集也該知曉,孰輕孰重無可奈何。”

楊秀轉身便走:“多說無益。”

“天下能幫你的人隻有一個,當今聖上,本官聽說五月初五正是蹴鞠於廣宇棚開始之時,你若有膽量大可一試。”

13464/40191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