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2 / 2)

隻要軍陣不亂,即使稍稍有些變形也無所謂,在這個時代,軍陣不散,便是無敵!

而宋軍的優勢恰恰是保持軍陣的穩固,紀律嚴明的宋軍如海浪中的礁石,努力的抵擋著西夏人如潮水般的進攻,側翼的作用在這時候發揮的最大,南路軍的士兵叫罵著:“這下咱們總算知曉為何讓咱們在側翼了,這根本就不是清閑的活計,咱們才是大軍的先鋒啊!”

陌刀手渾厚的聲音傳的老遠,四周將士們聽了非但沒有怨氣,反而哈哈大笑,越是如此他們手中的陌刀揮舞的越是賣力,越是如此他們手中的長槍寒芒越多,越是如此他們攪動棘輪的速度越快,眼前的西夏人不是別的,都是閃閃發光的軍功啊!

西夏伏兵雖然有著三十萬之巨,但大宋的士兵也不少同樣也是三十萬,拉開了足有幾十裏遠,即便有壓力也早就被分散了,即便是黨項人的主力進攻火炮所在,他們也擺不開那麼多的士兵。

西夏人的戰法還是老樣子,以騎兵為向導,步兵在後奔馳,隻要抵擋住最前麵的騎兵,剩下的步兵便是容易的多,棘輪弩的絞動聲清脆悅耳,這是大宋的遠程利器,經過數次的改動已經相當輕便,但威力有升無降。

嗡嗡嗡……當第二波西夏騎兵進入射程之後,在令人牙酸的弩弦聲中,“烏雲”騰空而起,在空中劃過一條弧線形成致命的箭雨瘋狂落下。

當第一波箭雨落下的時候,第二波已經瞬息即至,大宋的棘輪弩上弦極快,並且以三列輪射的方式進行,源源不斷的給敵人造成一波又一波致命的打擊。

箭雨把西夏的騎兵,步卒,射的如同插滿羽箭的草人一般,有的人身上居然能中十支以上的弩箭,在這在場上已經是飽和打擊了,這麼密集的箭雨如何去擋?

即便是有盾牌也無用,因為這些箭雨中參雜著專用於破甲的重箭,木質的盾牌即便是蒙上牛皮也無濟於事,蒙上鐵皮的還好一點,但箭頭也能射穿盾牌紮到士兵舉盾的手中,一旦他吃痛搖晃,密集的箭雨照樣將他帶走。

隨著西夏伏兵的出現,大宋的火炮也暫時停止了,待火炮不是那麼滾燙的時候,一桶桶的涼水不斷的澆在炮身上,這是為了防止它忽冷忽熱的炸膛。

火炮也是有壽命的,因為大宋對鐵路的需要,煉鐵技術得到提升,大宋的火炮現在采用的是鐵炮銅芯,這是非常實用又減少成本的方法,但這樣的鐵炮才剛剛普及,軍中並沒有多少,許多還是原先的銅炮,即便如此對西夏人的威懾也是巨大的。

再說還有投擲石塊的回回炮,這東西在大宋匠人的手中一番改造已經能投擲數百斤的石塊,許多重要的部件都被換成鐵器,如此一來負重和射程自然增加,而它發射的石彈隨處可見,成本與火炮相比幾乎為零,刻意無時無刻的發射,對黨項人造成巨大且不費一兵一卒的襲擾。

13464/401176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