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2 / 2)

這樣的人十有八九是官家身邊的近侍,豈能好得罪?再說他讓自己跟他走,卻也沒說是什麼事情,在蘇軾看來很可能是官家召見……而自己和靈兒的事情……

蘇軾的性格本就灑脫,反正這事皇帝肯定是知道了,自己再怎麼做也無能為力,即便是他討厭自己又能如何?反對這樁婚事不就完了,還能要了自己的性命不成?

其實蘇軾也是看穿了,死豬不怕開水燙,要殺要剮皇帝隨便招呼吧!自己為了靈兒都能舍棄大好前程,還有什麼害怕的?難道變成一個不得授以文資,止步於駙馬都尉的外戚就不可怕了?

在趙禎的眼中所謂的祭天就是人們已經絕望的時候尋找的最後歸宿,無論這天是否幫忙都需要上前求告。人在絕望的時候,往往會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神靈身上。

對此趙禎已經習慣,不過雖然他不相信這些東西,但看看現在的自己,他也確實無法不相信,這麼多年來他不斷的想給自己目前這一狀況一個科學的解釋,可是最終他都失敗了。

既然自己都把這些都歸咎於命運,那為什麼不相信天的存在?

信仰這東西是可怕的,即便是以趙禎如此威望,隻要在公開場合不敬天地,一定會被人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說不定還會受到朝臣的口誅筆伐。

不敬天地,不敬祖宗,這是中原王朝最不能接受的大逆不道,無論你是什麼身份,即便是君王也一樣成為世人所唾棄的對象。

自從人把天的地位抬得足夠高的時候,天已經無形中成為至高無上,甚至主宰一切的存在,人再也沒有和天進行抗爭的可能,於是所有的自然災禍都會被認為是天災,是老天在懲罰世人,而這個時候就要去安撫它。

趙禎身著最為隆重的華服,走在祭天的禦道上,這裏是禮部早已命工匠修建好的南郊天壇,自從搬到北京之後,許多東西都不用趙禎去刻意引到,自然而然的就邁上後世的軌道,繼而出現。

趙禎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這種祭禮了,在西南麵的“大次”之後還上皇帝祭天時專用的衣服,祭天是隆重的事情,單單是袞服還不夠,還要還上專門的衣服大袞冕。

頭上的平天冠二十四旒在穩健的步伐下一點也沒有晃動,身上的青袞龍服筆直,外罩中衣,腳穿紅鞋,帶純玉之配。

行至祭壇之下,壇高三層,七十二級對應天上諸多星宿,壇麵方圓三丈許。有四踏道,正南曰午階,東曰卯階,西曰酉階,北曰子階。

壇上設二黃褥,位北麵南,曰『昊天上帝』。東南麵曰『太祖皇帝』,惟兩矮案上設禮料,有登歌道士十餘人,列鍾磬二架,餘歌色及琴瑟之類,三五執事人而已……

13464/395558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