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反倒是被趙禎誇的不好意思,臉上微紅連道不敢:“官家謬讚,謬讚了…………”
三才覺得官家這是在捧包拯的同時也是在用包拯,反正今天下午是離不開集英殿了,三才悄悄走出殿門,順帶手把殿門關上,隻留下趙禎和包拯兩位君臣在殿中私下謀劃。
這就是封建時代的好處,說的好聽叫留身奏事,說的不好聽可不就是權柄集於一身,朕即天下!
開始的時候趙禎還打算保守一點,在現有稅收的基礎上增加兩成,可待包拯的一番言論之後,趙禎覺得不增加三成的稅都是對不起這些商賈!
於是經過一些列的磋商,趙禎覺得從原本百分之五的商稅增加至百分之十頗為合適。
因為大宋三司沒有專門的生產總值統計部門,所以民間商賈的交易金額,收入,等等這些都不確定,而朝廷隻能以查賬的方式對有問題或是懷疑有問題的商戶進行核實,結果往往不盡人意。
原因很簡單,這些商賈乃是地方經濟的大戶,也是帶動一地發展的重要力量,即便是有問題,地方上的官吏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是象征性的罰款,因為稅收金額不是很大。
可一旦提升了稅率,並且加大巡查力度後,這些商賈的偷稅金額一旦超過律法,他們很可能麵臨牢獄之災甚至是流放之刑!
包拯得出了一條驚人的理論,也就是說大宋的商稅提高之後非但不會出現更多的偷稅漏稅,反而會使得原本偷稅漏稅的人小心翼翼,減少偷稅漏稅的可能!
趙禎算是明白了,從頭到尾包拯所說的內容都是在加強稅法,這是稅收的重要保障,隻要稅法的當,並把地方稅收納入官員的勘磨之中,事情便會迎刃而解…………
君臣二人在集英殿中對奏了很久,也分析了很多,最終趙禎同意了包拯的手段,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開源已經不是問題,增加商稅也不會存在限製商業發展的可能,反而可以讓商業更好的發展。
在商賈賺的盆滿缽滿的時候,大宋的商業之繁榮盛況空前,即便是一般的百姓都會自己買賣一些東西,稍有身家的人都會做上一點小生意。
大宋不光出口絲綢和瓷器,茶葉,糧食,成衣,飾品,手工藝品,等等無所不包,無所不有!這些東西一旦到了西域過了西域之後,立刻身價暴增,再往西麵去,甚至可以用一袋茶葉換取滿滿一袋銀幣!
包拯挺滿意的,這次在集英殿與官家的會談基本上達到了自己的預期,更為難得的是,官家對三司的支持和看重,自始自終官家都沒打算動三司這個衙門的念頭,這就很好嘛!
“包相公,朕打算逐漸減免農稅。”
包拯已經一隻腳賣出集英殿了,在聽到趙禎的這句話後整個人僵在原地,還保持著一隻腳淩空的狀態,而身體卻一動不動………………
13464/433987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