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基數越大指數越大的道理,地方官隻知道人口是衡量政績的一個重要指標,而人口增加也會使得當地的經濟有所下降。
畢竟這麼多的人有時已經超出的當地工廠和土地能養活的範圍,或是說能養活,但生活質量太低,一旦如此便會出現治安上的不穩定。
而和人口一樣屬於勘磨硬指標的東西就是遷徙百姓數量,這些遷徙的百姓不光會算到當地的人口之中,更是會有一個獨立的嘉獎。
隻要把握一個適當的度,遷徙百姓不光會使得當地治安轉好,還會使得經濟富庶起來,又多出了遷徙百姓的政績,這簡直就是一舉三得!
於是地方官吏們精打細算,到底遷徙多少人口合適他們的需要,既要讓大規模的遷徙不會使得地方上勞動力不足,又要最大限度的遷徙百姓。
這一點幾乎成為大宋地方官員的基本功。
配合朝廷遷徙也很簡單,有時甚至給予少量的補給,這些百姓自己就能乘坐長途馬車或是火車北上。
一般州府之間都有默契,距離集合地點最遠的州府先一步遷徙,最後才是最近的州府,如此一來便可達到集中的目的,縮短時間差,也縮減公共交通的占用。
半個月的時間便有七十多萬的士兵抵達北京大定府,這已經是大宋運兵速度最快的一次了,甚至超過了北伐時進軍的速度。
以此可見將士們的歸心似箭。
當然,在大定府之中也可以領取軍功,並且在這裏解散回家,方式很簡單,步行……這對訓練有素的老兵來說算不上什麼,再說每到一個縣城都會有一定的補給。
這些縣城也歡迎老兵的經過,畢竟這些老兵都是“有錢人”他們不會僅僅在補給點領取補給,還會在城中花錢……甚至是娶老婆!
這些老兵在地方官員眼中簡直就是搖錢樹,巴不得伺候好他們。
運送七十萬人的馬車再次運載遷徙的百姓返回臨橫府,正好可以填補士兵離開後留下的空空房舍,對於遷徙的百姓來說,這簡直就是拎包入住,舒服的不行。
最為讓遷徙百姓興奮的是,官家就在臨橫府,他們也算是在天子腳下了,而這裏的大老爺和官吏們非常親民,對待百姓友善,給予各種幫助。
百姓們看到了什麼?
大片大片開墾出來的田地,這些田地都是從未種植過莊稼的土地,土地肥沃當然不可想象,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這裏擁有大片的草原和森林。
森林可以打獵,獲取最基本的食物同時也能獲得珍貴的皮貨,隨著大宋的購買能力增加,皮貨的價格也水漲船高。
而草原更是不可多得的“寶藏”牛羊,馬匹都可以養殖,草場連天,風吹草低,而牛羊的價格在大宋可是相當金貴的。
於是臨橫府瞬間變成大宋百姓發家致富的好地方,消息也如長了翅膀一樣飛回大宋境內。
13464/465489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