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1 / 2)

趙禎是不打算走了,對於他來說此時離開就意味著失敗,隻要有他坐鎮上京城,無論是出征將士們的士氣,還是朝廷向臨橫府遷徙百姓的速度都會相當可靠。

當士兵們得知官家並不會早早歸朝之後,心中的不安也降低了下去,對於他們來說一旦皇帝離開,心中的底氣也就消失了。

他們是官家征召而來,自然是戰時需要,一旦戰爭結束,就應該回到大宋去,軍紀這東西自然是無法撼動,沒有軍令他們也不會擅離職守,可一旦趙禎離開,他們的心中的恐慌與不滿也會與日俱增。

這是一種看不到的情緒,隨時隨地的影響這大軍的士氣,而士氣也是軍隊最為重要的東西。

這一點趙禎都知道,並且要安撫將士們內心的焦躁。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始遣散一部分士兵,四百萬大軍基本上都算是臨時動員兵,全部由退役老兵組成,他們的武器裝備也不是現階段大宋最好的。

有些人甚至使用了已經被淘汰的盔甲和武器,但實在是沒有辦法,畢竟即便是以大宋如今的生產力也不能滿足四百萬大軍的需要。

趙禎需要做的不過是下達一道旨意,接著兵事參謀們便開始金羅密布的規劃起來。

王韻帶著一般參謀以最快的速度給出方案,並且有著極大的可操作性與實用性,算得上是一舉三得,趙禎在看過奏疏之後感歎,這就是華夏智慧的體現,統籌學被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因為大宋基本上告別的步兵用腳行軍的時代,所以大宋的戰車馬車數量驚人,這些車駕都是幾年,十幾年積攢下來的,隻要有馬就行,大宋的馬匹已經完全能滿足需要。

畢竟不是所有的馬車都需要上好的軍馬,普通的駑馬也完全能勝任,畢竟戰車不是一匹馬拉車的。

上京城的士兵逐漸撤離,以五萬人為單位,有條不紊的撤離,而運送他們的馬車在抵達大宋境內之後便會統一集結起來,這些馬車不會各自離開,而是集中起來前往北京大定府。

而大宋的移民已經在這裏等待,他們需要做的便是乘坐這些空著的馬車,拖家帶口的前往臨橫府。

對於大宋的百姓來說,遷徙也已經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畢竟他們已經遷徙了許多次,雲南,寧夏,黑水,黑汗,等等都有漢家百姓的足跡。

最重要的一點是,無論到那裏,總會有發家致富的消息傳來,或是成為一方地主,吃喝不愁,或是擁有自己的工廠賺的盆滿缽滿。

確實,移民百姓的政策會向他們傾斜,發家致富的可能也會更大,但不是所有移民都會發家致富。

但人都是這樣,報喜不報憂,把所見所聞之中最好的事情大肆宣傳,因為這是一種別樣的嫉妒。

再加上朝廷的刻意強調,鼓勵,以及不可告人的需要,便造成了一種不可避免的遷徙狂潮,有些人就等著遷徙之後發家致富。

隻要有人願意,那就好辦了,地方上的官吏巴不得出現一些移民,隨著糧食的豐產,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大宋的人口這幾年不斷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