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著不走的皇帝(1 / 2)

趙禎可能是大宋曆史上離開京城時間最長的皇帝了,太祖太宗登基之後雖然也南征北戰,但趙禎二十歲便開始了開疆拓土的生涯,滅大理,收燕雲,克黨項,降女真,每一樣幾乎都親自參與。

但這一切都要得益於老爹真宗皇帝趙恒。

是他留給了趙禎堅實的物質基礎,現在趙禎在給大宋的未來打基礎,安定的周邊環境,廣闊的疆土,都是未來大宋發展的前提。

這個時代在改變,大宋已經出現了工業革命前的所有必要條件,趙禎相信在大宋的曆史上會出現資本主義,並且是君主資本主義。

所謂的資本主義就是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現在的大宋已經做到了這一點,主要的經濟活動從農業開始逐漸的走向了手工業和製造業,人工製造出的商品成為大宋經濟中的主要物品。

但資本主義還沒有正式到來,農耕經濟的思想和政策以及技術條件的限製,使得大宋還出於一個過渡時期,但就是這個過度時期卻極為重要。

趙禎小心的守護著來之不易的成果,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保證大宋的安全,保障這個王朝不會如同華夏曆史中的曆代王朝一樣,剛剛出現資本主義的苗頭就被湮滅在曆史中。

草原是華夏文明禍患最為嚴重的地方,現在的大宋內憂是有,但基本上沒有威脅,在曆史上大宋王朝一直沒有被內憂所困擾,反而是被外患折騰的焦頭爛額。

經過趙禎的改革和經濟重心的轉移,土地兼並這個導致內憂最大的禍患已經被解決,富人已經不會把眼光放在產出可憐的土地上,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工廠之中,放在了資本之中。

如此一來就給百姓留下了最後的安寧之地,土地成為他們的後備,年輕力壯的人可以去工廠勞作,賺取錢財,甚至是發家致富,而保守或是稍稍上了歲數的人也可以通過土地養活自己。

得益於趙禎的“先見之明”對大宋的工廠進行了嚴格要求,保證了工人的基本權利這些都是消除內憂的最好辦法,漢家百姓最大的優點便是老實本分,隻要給他們希望,讓他們有吃有喝便行。

外患倒是大宋最大的敵人,所以趙禎才會想盡一切辦法平定草原,這不是為了大宋而是為了整個華夏考慮,內部矛盾其實相對來說容易解決,外部矛盾才是真正的威脅。

在這個時候趙禎不介意使用任何手段,即便是利用人心中的惡也在所不惜。

但同時他也知道,現在不是離開草原的時候,漢家王朝就是這樣,隻要皇帝在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會成為國家的中心。

這段時間各大商號不斷的在呼倫貝爾城中開設商號,甚至不斷的拓展業務把這裏變成了草原上的總號,所有的行腳商都能從呼倫貝爾城中拿到各種各樣的貨物再趕著馬車到草原上的各處販賣,這就是趙禎在這裏帶來的好處。

同樣的,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生活必然進步,各種各樣的酒樓茶肆,象棚瓦裏給來這裏的人提供住宿和娛樂,當然也少不了妓館和歌舞坊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