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著不走的皇帝(2 / 2)

當然在軍事上的加成自然不用說,朝中的臣子無論文武,極力的向趙禎所在的呼倫貝爾城增兵,出去狄青的四十萬禁軍在西域外,二十萬留在神都守備,剩下的二十萬全部派遣到了呼倫貝爾城。

而基建也在瘋狂的進行,草原上的壯勞力被大量的征召,目的至於一個建設道路,水泥路要加緊鋪設,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大宋的兵馬用最快的速度抵達。

在朝臣們看來,什麼都沒有趙禎的安危更為重要。

所以趙禎不打算現在離開,再說了,草原上還有一個契丹要收拾掉,自己已經剪除了契丹的羽翼和一切退路,現在的契丹就是一隻掉進陷阱裏的困獸。

人到中年之後,趙禎便愈發的希望自由生活,雖然該負的責任還是要負,但卻不希望被鎖在牢籠之中,向往自由的心總是不斷的驅使著自己離開。

一個富有四海的人居然隻能帶在一個城池中,這實在太過憋屈,所以趙禎自己也不想回宮。

最終趙禎還是沒有回答包拯的問題,一旦開口定下了日子,接下來的事情就不在自己的控製中了,作為皇帝言出必行是基本,說到就要做到,否則朝臣如何看待自己,天下百姓如何看待自己。

騎馬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奔馳是多麼快意的事情,這段時間趙禎明顯感覺自己有些變黑了,這是正常情況,畢竟在外風吹日曬也是正常。

不過在呼倫貝爾趙禎沒有任何高原反應,顯然這裏的還把還沒到足夠的高度,大宋的將士們也沒有,但在阿爾泰山附近的狄青所部卻會出現高原症狀,因為那裏的海拔已經很高。

進入樹林之中,射獵才正式開始,邊上的王韻抽出一支箭隨意的射出,清脆尖利的哨聲響起,原本還算安靜的樹林立刻沸騰起來。

無數的小動物機警的竄出,這時第二支鳴鏑射出,一隻鹿從奔跑狀態減緩速度的停了下來,大量四周。

在狩獵過程中古人發明了鳴鏑狩獵鏃,在飛行過程中發出清脆的哨聲有驚停獵物的功能,便於射獵,同樣這也會被利用到戰爭中。

趙禎抓住時機,張弓搭箭,嗖的一聲獵物應聲倒地,趙禎這一箭射的極準,正中鹿的腦袋,雖然這是鹿頭上最堅硬的部份,但卻抵不過弓箭的力量。

三才飛快的騎馬趕了過去,拔下趙禎的金箭高高舉起:“陛下箭法超群,斬獲首獵!”

這是一隻白唇鹿,在草原上極為常見,但四周的將士依舊高聲大喝:“陛下威武!”

包拯在將士們的呐喊和趙禎的笑容中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官家心中依舊有著少年的玩心,在這草原之上確實要比神都城中有意思的多,即便是神都城邊上也有獵場…………

包拯知道,眼下若是不把契丹攻克,若是不降服契丹,官家絕對不會歸朝,看來隻能在呼倫貝爾城新建行宮了。

13464/51358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