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一點,角廝羅獲得了官家的信任,從此以後大宋對青唐的幫助便是源源不斷,派人訓練青唐士兵並運送大量的物資資助青唐。
宮中的旨意很快便到了,劉渙也知道為何官家一定要在早朝之前召見自己,隨旨意一起到的還有中樞院以及六部的公文,甚至還有參謀兵事院的調兵公文。
連劉渙自己都沒想到,官家居然對自己出使吐蕃有如此大的支持,不光有中樞院以及六部的配合,甚至還給了調兵之權。
雖然調兵的權利受到許多製約,但這也總比沒有的好,縱觀史書,出使他國的使者能有幾個擁有調動邊防之兵的權利?
趙禎不光給了劉渙調兵之權,還給了便宜行事的權利,尤其是在他和角廝羅接觸的時候,可以答應一些不過分的條件,這就是非常難得的了。
別小看使者,漢家王朝的使者往往代表了一個國家,是一個國家強大力量的體現,代表了至高無上的皇權。
否則當年一個小小的正使王玄策也不會輕易的得到吐蕃和泥婆羅八千多騎兵攻伐天竺了,所以現在劉渙手中的權利非常大,大到足以消滅一個小國…………
劉渙帶上仆從以及護送的百十個禁軍便出城向大宋的西麵而去,從神都城前往青唐最快的方式便是乘坐火車,大宋的火車已經從神都城鋪設到了興慶府。
整個寧夏已經沒有任何人敢反抗大宋,這片土地在大宋的管理和統治下日趨繁榮,因為是通往西域的門戶和必經之路,所以寧夏路的經濟突飛猛進。
當地工廠林立,良田萬傾,依托河套平原的優越地理環境,寧夏已經發展成為塞上江南一般的地方。
有了利益往來,有了經濟上的羈絆,大宋自然大力發展寧夏,公路和鐵路同時進行,這麼多年的鋪設使得寧夏和境內的土地緊密聯係。
在大宋,最首要的便是交通,無論是奪取什麼地方的土地,無論是地方多麼偏遠,朝廷在管理上都是以路為先,如此方便政令傳達,又能起到物資調運的效果。
寧夏也是如此,劉渙帶著仆從儀仗以及護送的禁軍沿著鐵路西進,抵達興慶府之後便下車換乘馬車,目標蘭州軍。
那是大宋和角廝羅之間聯係最為緊密的州府,雙方在這裏開設榷場互通有無,大量的物資被轉運,來自大宋的補給從這裏運到青唐,而青唐的牛羊馬匹,手工製品從這裏進入大宋。
原本蘭州屬於青唐,但角廝羅卻把這裏作為一份朝賀之禮,於大宋奪回西域之時朝貢大宋,向趙禎獻禮。
對於角廝羅的這一大方舉動,趙禎毫不猶豫的笑納…………蘭州是甘肅的心髒,而甘肅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是漢家王朝的西北重鎮。
13464/506885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