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2 / 2)

這塊土地的位置相當好,在清塘的南麵,雲南路的北方,成都府的西麵,三處都是大宋或是和大宋相關的土地,無論是支援還是出兵都相當便捷,最少沒人能阻擋。

趙禎和大宋的朝廷都打算在脫敢部經營出一個全新的吐蕃部族,這個部族完全由農奴組成,並且由朝廷派出的官員直接管理,對他們的信仰,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等各方麵進行建設。

這些東西在原本的農奴身上是沒有的,大宋同化外族最厲害的手段便是如此,通過充實而美好的生活給他們帶去希望,這一招對那些曾經經曆過苦難的外族最為有效。

試想一下,農奴曾經過著豬狗不如的悲慘生活,被人當作貨物和家畜一樣販賣,沒有尊嚴,沒有溫飽,甚至連性命都得不到保障。

砍手,挖眼都是常有的事情,而現在,大宋不光給了他們一個自有人的身份,更是給了他們向更好未來前進的能力和保障,唯一需要的就是他們要忠於大宋。

這對農奴來說是多麼大的誘惑和希望?!

朝臣們對趙禎的政策大為讚賞,並且大力支持,各部準備了大量物資囤積在神都城外的倉庫之中,並且已經有一部分開始向京兆府而去。

因為大宋和青唐之間的關係,進入吐蕃高原的最好辦法就是走唐蕃古道,這條路從京兆府也就是舊時的長安城開始,途經青唐、至邏些,全長六千餘裏。

邏些城便是後世的拉薩,不過這條唐蕃古道大宋的物資無需走完,隻需要抵達青唐之後再向南方的脫敢部去就好。

所以京兆府成為援助物資的第一個集散地,並且吏部開始抽調大量的待選官準備讓他們進入高原,這是一場艱苦的試練,同樣也隱藏了巨大的機遇。

這些年輕的官員要經受高原的考核,隻有身體條件符合的人才能留下,但這不過是第一步,能在吐蕃高原留下之後,他們要開始建設脫敢部的一切。

中樞院已經計劃好了,年輕的待選官隻要經受住高原的考驗之後,便隨物資一同前往脫敢部,在那裏他們要整合農奴,給他們上戶籍,發放物資,建設城池,展開各個行業。

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領頭的人除了劉渙這個了解吐蕃人還能有誰勝任?

並且劉渙現在是堂堂正四品的工部侍郎,又是觀文殿大學士,完全有能力領導一般待選官,在那片全新的土地上他們可以放手去做事,隻要能把脫敢經營好,剩下的都不是問題。

政績卓越者調回神都之後必然受到朝廷的重視和官家的重用。

可以說前往吐蕃是機遇與挑戰並存,這樣的差事對與朝堂中的官員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但對於年輕並懷有抱負滿腔熱血的待選官來說卻是極好的事情。

官員,物資,後備力量都被安排好了,眼下就等劉渙的消息,畢竟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角廝羅妥協之後才能進行的事情,就看他的態度了。

13464/50685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