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搖了搖頭,這是睜眼說瞎話,三弓床子弩射程極遠,可達千步,對付近在咫尺的天竺難民,根本就是殺雞用牛刀,若是說幾發弩箭倒是讓人相信,上來就說是來發床弩,鬼才相信。
怕是已經射出去不知多少支一槍三劍箭了。
蘇軾和吳萬全之間完全是兩種想法,蘇軾想要盡量避免對天竺難民動手,他是文官,考慮的更多,更為全麵,一旦宋軍對天竺難民下手,無論結果如何,無論出發點是如何,都將受到非議。
蘇軾作為一個外戚擔任雲南路轉運使,掌握著一路的軍政大權,他所需要的是在這場危機中發揮自己的價值,他曾經是屬於崇文院秘閣的成員,是趙禎的智囊智庫。
吳萬全主張對天竺的難民進行鐵血驅逐,以鮮血和性命為代價讓天竺難民撤退。
邊牆上的一舉一動蘇軾都清楚,眼下若是不能徹底解決這數十萬天竺難民的出路,大宋和天竺之間的矛盾便難以解決。
蘇軾沉思一會突然開口對等的著急的吳萬全道:“今夜若是還有天竺難民撲牆,便命騰衝軍出擊,死傷勿論!”
麵對蘇軾的態度轉變,吳萬全一時有些跟不上,他一直認為蘇軾沒有魄力和擔當,不會讓騰衝軍衝殺天竺難民,但沒想到他居然突然轉變。
“嗯?……啊!卑職遵命!”
吳萬全好奇的再次發問:“你這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蘇軾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我想到一個好辦法,即可解決眼下的邊牆之危,又可讓我大宋獲得好處和名聲。今夜你要親自披掛上陣,無比讓天竺難民知道我大宋的天威!”
吳萬全帶著疑問走了,走了之後蘇軾便立刻在案頭準備奏疏,他要上奏趙禎,自己的這麼多天來的準備和計劃是時候該和盤托出。
這是一個經濟計劃,是天竺難民出現之後蘇軾便開始準備的計劃,此前一直沒有上疏,但現在他認為時機成熟,官家又給了自己臨機專斷之權。
奏疏寫好之後便令人以金牌急腳遞即刻發出,接下來蘇軾便離開公衙,前往騰衝府乞藍部,那裏原本是雲南土著的部族,但現在幾乎已經變成大宋的生產之地。
而蘇軾在這裏臨時修建了大量的簡易房舍,因為在這裏還有大量的土地需要開發,而乞藍部缺少的便是勞動力,這些天竺難民讓蘇軾看到了一絲轉機。
乞藍部的土地很大,也擁有大片的開發好卻沒有人投入生產的土地,因為大宋前段時間不斷的向外遷徙百姓,雲南路也不例外。
天竺數十萬勞動力的到來,卻能為乞藍部解決這個問題,而乞藍部屬於騰衝府治下,也屬於雲南路治下。
重要的是,乞藍部的位置比較特殊,三麵環山,一麵是巨大的平原,完全可以隔絕當地,並且能大規模的出兵介入,既然這些天竺難民希望到大宋討生活,那就給他們一個機會,但卻必須要犧牲一些東西不是?
自由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
13464/505173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