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1 / 2)

仁欽桑波因何而來趙禎猜也能猜到,無非是邏些城被角廝羅攻破,那些貴族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而仁欽桑波就是那些貴族中的一員。

別看他是超脫物外的佛教尊者,事實上他也是來自大貴族之家,此次進京他自然是打著向大宋告警的名義前來的,但誰都知道他的意義不在於此。

大宋的文臣千方百計的謀劃這一切為的是什麼?當然是為了一個四分五裂的吐蕃,仁欽桑波的前來給了大宋與那些吐蕃大貴族之間交流和溝通的橋梁。

仁欽桑波這不是他第一次踏上大宋的土地,但卻是他第一次前往這麼遙遠的地方,他不是沒有離開過吐蕃,但他去過最遠的地方也不過是迦濕彌羅。

曾被也協沃選派至迦濕彌羅留學七年,學習一切顯密教義。其後又連續出國,親近拏熱巴等七十五位大論師。

他曾經到訪過大宋成都府的大慈寺,在那裏聆聽歸慧能和尚的講經,聽說佛道在中原衰落,他隻是一笑了之,佛門什麼時候衰落過?

佛隻是在人們的心底之中,現在太平盛世,佛祖慈悲當然不顯,若是到了亂世,佛門豈能不興?

這是必然之事,隻需稍待便好,天下哪有什麼永遠興盛的王朝,又哪有永遠衰敗的宗教,隻是時機未到而已。

佛門便如同雪山上的格桑花,在春暖花開的時候躲藏,在寒風凜凜中綻放。

但自從仁欽桑波踏入大宋的土地後的第一天起,他就覺得佛門要想在宋世興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成都府在平原之上,卻也在巴山蜀水的環繞之中,就是這樣的一座城池卻能暢通無阻的和大宋的中原保持緊密的聯係。

五尺寬的道路已經變一丈寬,平坦的路麵看的仁欽桑波歎為觀止,而無數的商賈,旅人,讀書人往來於此地,不是為了見識繁華而是前來交易,或是求學,或是遊玩。

宋人從未有過如此富足過,或者說仁欽桑波從未見過有人如此富足過,便是那些在街麵上走街串巷叫賣的貨郎都是一身精巧的衣服。

聽人說了才知道,原來在大宋除了衣服的顏色有五種禁忌外,衣服的製式不能類似官服外,其他的一改不管。

幾乎每走一步,仁欽桑波便覺得自己有了全新的發現,這裏的人是那麼的富足,安康和充實,一種前所未有的自信充斥其中。

自己上前問人可否信佛,得到的回答居然是勸他快些離開,即便是不離開也行,就是不要說信佛這事,什麼時候連信佛都犯了王法了?

見他是個蕃僧,便有人善意提醒,詳細說明緣由後,仁欽桑波才知道原來在大宋信仰宗教可以,但卻不能當街宣講,便是在人多的地方也不能說。

看著天上白雲朵朵,秋日高懸,仁欽桑波心中念了一句:“拿摩阿彌達巴亞……”

這是怎麼一個說法?天底下從未聽說過有這般刁難的,難道佛法是惡業?不能當眾宣講?

大慈寺還是原來的大慈寺,並沒有什麼變化,這讓仁欽桑波心中踏實不少,若是連大慈寺也沒了,那他心中的震撼可就大了。

大慈寺原本就是成都府乃至整個川陝四路最大的佛寺,占有成都東城之小半,每逢廟會更加熱鬧,附近商賈繁榮,寺前更是有堪比東京城大相國寺前萬姓交易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