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1 / 2)

世上沒有美麗的故事,隻有殘酷的現實,趙禎堅信吐蕃人會向大宋投降,就像他們饑腸轆轆時麵對食物的誘惑一樣,這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應。

人總是趨吉避凶的,明知在邏些城中可能餓死,誰還會待在那裏?

宋軍在邏些城外架起了高高的望樓,從望樓上可用千裏鏡瞧見城中的模樣,趙禎在看過一次後便下令在邏些城外設置一些高大的帳篷,這些帳篷一律沒有大門,隻是一個寬敞的頂棚罷了,但在邏些城麵前卻尤為顯眼。

棚子中別無他物,從內到外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吃食,這些都是宋軍帶來的糧食,為的就是向邏些城展示大宋的仁慈,同時這些棚子還會用來接納從邏些城中逃出來的人。

隻要歸順大宋,就會有地方住,有糧食吃,青稞的餅子絕對是管夠的,還有犛牛肉以及香濃的肉湯,有幾個饑餓的人能抗拒得了這樣的誘惑?

不光是平民百姓,即便是吐蕃的士兵,隻要向宋軍投降便能獲得同樣的待遇,趙禎還下令軍中製作傳單,就藏在易碎的箭杆之中,而這些巨大的箭枝都由八牛弩射入邏些城中。

雖然有了火炮但八牛弩依舊是大宋的製式裝備,雖然配比的數量要少了許多,但並不是沒有,沒日沒夜的輪班向邏些城投放檄文。

輿論戰和心理戰是戰場上必要的存在,也是在悄無聲息中化解敵人鬥誌的最好武器,趙禎對吐蕃人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已經被宋軍圍堵的邏些城本就動蕩不安,人心惶惶之下在看到了宋軍投射進來的檄文以及安民告示後開始更加的搖擺不定了。

誰都知道在邏些城中堅守是一個錯誤,吐蕃最大的好處便是土地廣闊地形崎嶇,在這樣的環境中周旋要比在邏些城這樣的城池好許多,最少不用擔心被困。

角廝羅之前當然也已經想到,但大宋軍隊的速度相當詭異,時快時慢,尤其是這次對邏些城的進攻,之前奏報南路宋軍才剛剛占下匹播城,待過了兩人便突然出現在了邏些城下。

不是角廝羅不想走,而是走不掉,邏些城中儲備了一定數量的吐蕃火藥彈,而這些火藥彈用來防守最適合不過。

角廝羅自己貪心了,他當然知道廣闊的高原適合與宋軍周旋,但同樣的城池也有城池的好處,邏些城的好處就在於城高牆堅。

占據了城池的優勢對宋軍的進攻進行防禦,必定會讓宋軍產生大量的折損,但他沒想到的是,宋軍根本就不打算進攻,這是他唯一失策的地方。

邏些城的城牆是堅固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宋軍的火炮同樣威力巨大,經過不斷轟擊的城牆當然承受不起,雖然有些地方轟然倒塌,但並非是全部。

出現缺口的邏些城,人心思動,大宋的心理戰已經初見成效,這幾日逃出邏些城的吐蕃百姓和士兵數量越來越多。

當然這樣做同樣也會激化邏些城中的矛盾衝突,裏麵的人可不都是希望出城歸降宋軍的,角廝羅為了穩固人心,用了最簡單有效也是最錯誤的方法,暴力鎮壓。

邏些城的周圍已經有吐蕃的軍隊開始鎮壓想要逃出城的吐蕃百姓了,趙禎在望樓上早已看到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