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為了利益(2 / 2)

這樣是不對的,也是不理性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發展自己的同時,把眼光放得長遠一點。

隻有這樣才能時刻的關注“敵人”的變化,趙禎一直西方世界當作時潛在敵人,在東方的土地上那個曾經的入侵者已經被大宋所吞並,成為了海東州,而西方侵略者趙禎卻沒有放過他們的打算。

那片土地的“安定”讓趙禎坐立不安,以至於他在接道亨利三世的書信時,第一個想法便是拒絕。

但趙禎很快發現,拒絕並不是一件好事,最好的辦法是讓那裏變得混亂!

如何混亂起來呢?當然是應該內鬥了!!

誰也不知道,羅馬教廷之所以如此囂張,膽敢和亨利三世爭奪權力,爭奪對神聖羅馬帝國的控製權,最主要的原因不光是格裏高利七世的野心,更重要的是有人在背後支持他們。

趙禎從來都不會覺得自己時好人,也不會覺得自己死後能上西方的天堂,但趙禎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在損害羅馬人的同時,也在阻礙西方的發展為東方爭取時間。

隻要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他的根本目的不是要毀滅神聖羅馬帝國,也不是要毀滅塞爾柱帝國,他的根本目的隻是為了讓西方更為混亂。

十字軍東征已經不能滿足趙禎的預期,一群官方組織的土匪和強盜能夠給敵人造成多大的創傷?

資助羅馬教廷挑起內戰這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一件事?而挑撥神聖羅馬帝國與塞爾柱之間的關係又是另一件讓人覺得美妙的事情!

大宋從來都不缺乏機會,因為宋人會自己創造機會,俗話說“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而坐山觀虎鬥才是漁翁得利的最好辦法。

西方的兩大帝國之間的戰爭能給大宋帶來多少的好處趙禎不知道,但有一點趙禎卻知道,猶太人的以色列王國會被保住,最少會被暫且放過。

戰爭時人類曆史上最殘酷的事情,但同時也是人類發展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人類恐懼戰爭的同時,也在需要戰爭。

看似矛盾的事情,卻是人類發展的永恒真理,“好戰必亡,忘戰必危”這是華夏先祖早已參透的發展哲學。

趙禎不會拒絕戰爭,他要為大宋保留下擁有戰力的精銳軍隊,人口的增加,種族的融合使得大宋王朝軍隊的素質也在不斷的提升。

人數並非是一支軍隊的主要戰鬥力,相反精銳程度和配合程度才是檢驗一支軍隊的重要所在。

大宋軍隊中最強大的戰力不再是上四軍,或者說不再是禁軍,相反而是十六衛,這是一種軍力和戰力的轉移。

邊軍老兵是大宋的精銳,但他們駐守四年之後便會回到地方,雖然加入到了地方上的十六衛,但訓練不會隨之停止。

每年還是有集訓的,每月有操練,最大程度上的保持他們的戰鬥力,而這也是趙禎下了嚴旨執行。

說到底,十六衛才是趙禎留給自己的最後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