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製的變動(1 / 2)

沉靜在悲痛之中的薛家迎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官家親自前來吊唁這對臣子來說是無上的榮耀。朝中不少大臣也陸續前來,在看到趙禎後大為驚訝,連忙躬身行禮。

薛顏雖然在去世之前是從三品的光祿寺寺卿,可他一直出外並未在京中就任官職,前來吊唁的都是光祿寺的下屬同僚和過去的親朋好友。

如今卻見官家也來薛家吊唁不由得他們不好奇。

趙禎在眾人的目光中走到靈前,作為一國之君的他朗聲道:“薛卿雖未久居京城,然其功績有目共睹,知我大宋州府數十處,處處留得嘉名,地方百姓視其為青天。其親力親為體諒民情,平叛亂,賑河工,止勞役,免百姓之疾苦。

朕觀之種種政績,夙夜憂歎,然天不假年,如此能臣幹吏卻長眠與此,朕前來祭之。”

吊唁的官員中表情不一,有羨慕的,有激動的,有不置可否的,可無論是誰眼睛中都透漏出深深的驚訝。

趙禎在薛向的引領下向書房走去,他此次前來最重要的目的便是拿到薛顏撰寫的經驗,這些都是老寺卿多年積攢下來的寶貴財富。

木質的書房中充滿了樟腦的刺激性氣味,讓人有些稍稍的不適應,薛向見趙禎微微皺眉趕緊解釋道:“官家稍後,容臣先開窗換氣,這書房是家爺最喜愛的地方,藏書頗豐,隻能用樟腦為架方可杜絕蟲害,往日裏都有人來換氣的,可自從家爺走了便很少有人來了。”

趙禎點了點頭:“無妨,你且把窗門放開,朕自去便是。”

黃花梨木的書桌上整齊的擺放著文房四寶,隻不過一旁的筆洗中已經沒有了清水,即使當上了殿前司指揮的彭七依然守候在趙禎身旁,也不知他是真的忠心不二還是不想去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公文。

隨手拿起桌上的小冊子翻看,趙禎突然眼前一亮,這小冊子中的內容便是自己讓薛顏活著時候整理的地方治理經驗,語言精練,言簡意賅,一句話便能直指要害。

趙禎飛快的閱讀著,讀到精辟的地方大呼過癮:“妙哉,妙哉!薛卿不愧是我大宋之能臣!如此文章不光寫得好,更為難得的是言簡意賅的道出地方管理之精髓,雖每句不足十幾字卻能直指本源!”

薛向紅著眼睛大禮拜下:“謝官家!!這本手劄是家爺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編寫,甚至連臨終前都在交代臣務必整理好,家爺萬分叮囑如果能入官家法眼,一定要對官家說句話!”

趙禎合上手劄驚奇的問道:“什麼話?”

“官家所看之手劄乃是因地製宜之結果,萬不可生搬硬套強製而為,各地民風情況大有不同,正如橘生南則為橘,橘生北則為枳,切不可生搬硬套,否則有百害而無一利!”

趙禎長歎一聲:“顏寺卿果然思慮周全,朕今天見識到了,恨不能當麵詳談。”

一旁的巨大木箱引起趙禎的注意,指了指道:“這裏麵是何物?”

薛向臉色悲痛的打開木箱,裏麵赫然是整整齊齊的書稿,“這便是家爺在各地為官時的隨筆,也是這份手劄的參照,家爺說了要讓陛下一目了然,除去那些冗長的內容,便用了一年之功簡其精要方成此劄。”

趙禎震驚的望著木箱又看了看手中小巧的手劄,沒想到薛顏為了讓自己方便閱讀不惜以一年之功整理。這對一個病重的老人來說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如果沒有這麼大的工作量也許薛顏就不會在回京短短一年便去世。

一旁的彭七眼圈一紅,連他這種廝殺漢都被薛顏這種精神所感動。

“如果每地官員都能有薛卿之半,我大宋吏治何愁不興?”趙禎拿起手劄放入小心的放入懷中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