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製的變動(2 / 2)

手劄的寶貴之處不光闡述了薛顏的經驗,跟難能可貴的是提出了吏治的不足和地方行政的混亂。

針對這一情況薛顏提出了較為詳細的方案,這幾乎和後世的責任製相同,把知府知州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變成監管和總負責。

宋代的地方官製,初期基本上沿襲唐五代舊製,行政機構分州、縣兩級,但為了中央集權又裁撤了太守,縣令一職,變成了知府事,知縣事。

這對大宋的地方管理造成了阻礙,薛顏的手劄中明確的提出地方衙門應該實現責任製,知府事和知縣事總攬全局,這樣才能高效的管理地方。

薛顏的觀點和趙禎的計劃不謀而合,後世的公檢法三方配合市政管理地方。

而且大宋為了製衡地方長官實現中央集權,還設置了通判這個雞肋的產物,別看他的地位在知州知府下麵,可權利卻很大,州府之政無不統治!地方上經常出現知州和通判相互參奏的事情。

一把手和二把手相互懟還怎麼管理好地方?

第二日的視朝上趙禎宣布對地方官製進稍稍的變動。

“朕昨日和丁相公吊唁了光祿寺寺卿薛顏,不少臣公都看見朕了,在薛卿的書房中朕偶有所得,諸位都知薛卿任州府知事久矣,且名聲在外,被當地百姓喚之青天,薛卿在臨終前留下手劄一副,言簡意賅的道出地方吏治的經驗,今日諸位與朕一同看看!”

趙禎說完對三才揮了揮手,把連夜派人抄好的手劄發了下去。

紫宸殿中的文武百官人手一份,開始翻閱,寇準望了一眼丁謂心中暗自詫異,官家怎麼開始和丁謂走的這麼近了?難道要提拔已經是三司使的他?

小半個時辰,紫宸殿中除了翻閱手劄偶爾發出的聲響,就剩下官員們的連連感歎。

薛顏的手劄實在是寫的太好了,對各州的情況總結完善,而且不乏令人茅塞頓開的提議。

魯宗道看完出班道:“啟稟官家,臣以為薛寺卿的手劄可為地方吏治之鑒!”

趙禎笑道:“魯參政莫急,薛寺卿臨終之時留了句話給朕,橘生南則為橘,橘生北則為枳,因地製宜才是萬善之法,朕昨夜也擬了一份手劄,諸位看了再說。”

趙禎的手劄被發了下去,這是他根據大宋的情況和薛顏的手劄相互印證之下對地方官製進行的微調,公檢法三方獨立出州府衙門,通判的權利隻限於監管官吏,這符合了太宗設立通判的初衷,又讓其不會掣肘地方長官的事物。

不少朝臣看了連連點頭稱善。

其實在大宋公檢法都是存在的,隻不過被包含在州府衙門之中,趙禎做的就是把他們獨立出去,互相監管便可。

寇準出班道:“官家的計劃是極好的,可如此一來知州,州府還有何用?”

群臣被他的話點醒,對啊,這樣一來就等於架空了知州知府的權利,這是文官們最不希望看到的。

趙禎奇怪的看著寇準道:“寇相公的話朕倒是聽不懂,知州知府難道除了緝捕盜賊,處理糾紛,就沒有別的事情可做?興修水利,考察民生,監督下屬,加強州府防備,這些不都是事情嗎?

朕意已決,從開封府開始逐漸向各地推行,地方官員的勘磨製度也要改變,以其治下的經濟,民生,穩定,河工,等作為考量。優異者自當提拔,懈怠者降級罷官!”

趙禎說完便不給群臣反對的機會頭也不會的走了,三才用特音調喊出:“退朝!”

13464/381137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