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坐在家裏的書房裏,推開後院門窗,眺望遠方,神情憨厚,眼神皎潔,不知道又在想些什麼。
保生從小就極為聰明,喜歡讀書,鬼點子最多。諸如帶頭大哥的事情,從小就幹了不少,卻從來沒有被抓個現行。所以幾乎就是村子內公認的神童,父親每次聽到別人誇獎,臉上的皺紋都會綻開,露出開懷的微笑。
保生不是他的本名,而是父母由於好幾年沒有孩子,請了當地一個苗族巫師施法後沒多久懷上的。巫師說這是上天保佑生下來的,於是按照習俗稱呼的小名。
他的本名叫做楊樹,楊姓在四周幾個村落內算是大姓,祖上中醫出身,尤其是在鎮上,楊氏家族也算頗有名氣,擁有數個專門行醫和賣中藥的店鋪。本地幾乎都是少數民族區域,還以宗族製度為主,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也算是奇葩一族。
楊樹的父親是家族內嫡係的次子,不能接管家族事物。還好,他是村裏唯一一個中專生,有國家分配,在鄉下定居當上了一位鄉村老師,並結婚生子。教書先生並有一手精湛的醫術,保生家境也算小康,吃穿不愁,就算是在村子裏,也多受人尊敬。
母親更是對他關心有佳,可以說從小到大,由於老來得子,保生都是生活在父母的慈愛之中,他知道父母對他期望很高,別人家的孩子在他這個年紀都已經下地幹農活了,可他卻在家讀書。
書讀的多了,想法自然也就隨之而來,對於山村外的世界,他充滿向往。抬頭望了望小路的盡頭,保生歎息一聲,合上手中書本,起身向家中書房走去。
書房門簾上寫著懸掛著“黃金屋”三個大字異常耀眼,按父親的說法,書中自有黃金屋。隻有多讀書,才能在這樣的窮鄉僻壤有出路;隻有多讀書,才能增長見識、自思自明;隻有多讀書,才能審時度勢,進退自如;隻有多讀書,才能在未來的花花世界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良知、不忘初心。
翻了幾頁書,保生腦海裏總想著外麵的世界。靜不下來,便不看了,從書房走了出來。父親坐在院子裏,手中拿著香煙,深深的吸了一口後,對推門進來的保生說道:“保生,書讀的怎麼樣了,自成一例的總結與讀書筆記都寫了嗎?”
保生應付了幾句,父親滅了滅煙頭,起身說道:“保生啊,你要好好讀書,明年就是小升初的大考了,一定要考到縣城的中學去。你以後有沒有出息,可就全看這次了,可別跟我一樣,這輩子就呆在村子裏。”
“行了,你天天叨叨,要我說,我們家保生一定能考上縣城最好的中學。”保生的母親,端著飯菜放在院內桌子上,招呼他們父子二人過來吃飯。
保生哦了一聲,坐下後胡亂的拔了幾口,母親慈愛的望著兒子,把不多的幾塊肉,給他夾過去。
“爹。五叔快來了吧?”保生抬頭說道。
“算算時間。差不多就是這幾天。你五叔比爹有出息。唉。孩兒他娘。給老五準備的山菜都包好了吧?”父親一提起老五。臉上露出唏噓之色。
母親點頭。感慨道:“保生啊。你五叔是個好人。這幾年幸虧他幫助。你爹平常挖的中藥才能賣出價錢。你以後要是有出息了。別忘記報答你五叔。”
正說著。忽然門外傳來汽車喇叭聲。一個爽朗地聲音在外麵響起。
“二哥。開門嘍。”
保生驚喜。立刻跑過去把院子大門推開。隻見一個精壯地中年漢子。目光炯炯地站在門外。他看到保生後哈哈一笑。摸了摸他地腦袋。笑道:“保生。這才半年沒看到。個子又長高了。”
保生父母連忙站起,他父親笑道:“老五,我估摸時間,你也快來了,快進來,保生,還不去給你五叔拿凳子去。”
保生高興的應了一聲,急忙跑回屋子,拿出一個板凳放在飯桌旁,用袖子認真的擦了擦,希冀的望著中年漢子。
五叔衝他眨了眨眼睛,打趣道:“保生,這次怎麼這麼勤快啊,我記得上次我來的時候,你可沒這樣啊。”
保生父親瞪了保生一眼,笑罵道:“這小兔崽子,剛才就在叨叨你是不是快來了。”
五叔看到保生小臉微紅,笑道:“保生,你五叔可沒忘記答應你的東西。”說完,從懷來拿出兩本線狀書,放在桌子上。
保生興奮的歡呼一聲,拿起書翻看一下,正是請五叔帶的兩本小說,喜不自禁。
保生他娘慈祥的望了眼自己兒子,對中年漢子說道:“老五,你哥平時總念叨你,這次多住幾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