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在北平府西北兩百多裏處,秦昭看過雲郎畫的簡單地圖後,開始還不太明白當初他們從北平逃出來時,為何會選擇這樣的路線,想了一天後,倒是感覺這裏確實是最安全不過的。
京城長安在北平的東南千裏,據秦昭推測,他們之所以會隱名埋姓落腳在此處,必然是有人在尋他們的,按這些日子以來,秦昭有意無意的試探,還有雲郎和阿彩話中透露的蛛絲馬跡看來,她在京城是有親人的,如此,那些人若是要尋她和哥哥母親,基本上會把往從北平往京城的一路作為重點追蹤目標。
而往西,則是往龜茲的方向,再過去便是安西都護府,以及西突厥等番邦之地,他們在那裏全無根基,自然不可能往那裏去。
而據雲瑞說,那邊由安西都護府統轄,乃是軍事要寨,護著大衛國對西北諸國的交通要寨,雖然與西突厥諸國時有小戰,可如今大衛國與西域諸國通商卻很頻繁,一般的罪人流民往那邊去討生活的並不少,因人口繁雜,所以她哥哥當時才建議往西行。
秦昭也覺得這個選擇十分靠譜。
不過後來當她知道她娘和哥哥為何帶著自己逃出北平府後,才驚覺,這份靠譜是多麼的不靠譜。當然,界時她也不得不佩服她哥哥秦晢是個膽大心細極有權謀之人。
最危險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這道理古今皆然。
安縣在涼州東南方向,而平安鎮又在安縣縣城之南,偶爾也有吐蕃渾王國的客商路過,她們所居的朱家莊則在平安鎮東南角,往南便是吐蕃渾王國,而往東南,則是河西九曲,一路往東南方向,可抵錦城益州。而往東,則可直入大衛國腹地長安。
很多秦昭熟悉的地名,可這個大衛國和黎姓皇室,秦昭實在想不出來,沒事纏著雲瑞講前朝故事,這才知道,曆史從隋以後的五代十國開始改變走向,原本應該一統江山,創造出大唐盛世的李姓皇室最終被黎帝打敗,而黎太祖帶領著自己的幾個兒子,收服諸路反王,最終締建了大衛帝國。
也就是說,在五代十國之亂後,曆史走向了分岔,又或者,這是一個與秦昭曾經生活過的時空所平行的時空。
不管是曆史分岔,還是平行時空,對秦昭而言,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假如她穿越的地方是大唐,她惟一的金手指,也不過就是了解曆史的手向,而這一點,對她的現實生活於事無補。和現在又有什麼區別?
他們這一家假三口如今住的地方,是朱家莊最東的一處山腳,離村民聚居的地方約有半裏多路,也因此,在她生病的那段時間,除了李郎中,秦昭並未見過任何一個村人。
直到新年時,因阿彩和雲瑞覺得既要在此長住一段時間,且他們投奔來時,族長因阿彩是本村早年流落在外的村民,且死了父母,心中憐憫,便把村頭這一處無人居住的閑屋給了他們一家三口。阿彩和雲瑞心中感激,又須長住,總得與族人打好關係才是,因此準備了不少的年禮,給族人送去,禮雖輕,卻家家都有,再加上二人與普通村民相比,談吐氣質,皆是不同,因此深得村人喜歡。
於是年節裏,便有不少村民回禮,而彼時秦昭的身體亦已大好,這才見著外人。
他們家被村人叫雲家,雖說是外姓,但阿彩本是村人,再加上臨近幾國交界之處,村人雖然彪悍,卻也生性純樸,阿彩和雲瑞兩人倒是與村民相處的極為和睦。
慢慢的,也有村民與他們家來往。
生活平靜安寧,雖說是冬天,雲瑞也常往山裏去打獵,以便用獵物在集市時,換些生活用品。
而阿彩則是守在家中照顧秦昭。
外麵天寒地凍,秦昭覺得雲瑞天天出門,十分辛苦,有時甚至一去幾天不歸,便問阿彩:“咱們家可是缺錢?”
阿彩見問,很是奇怪:“阿昭怎麼問這些?這不是阿昭應該關心的。”
“爹爹每天出去,也實在辛苦。”
過了年,秦昭已經四歲,雖不過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可看著比剛來時,也要大了好些,不僅走路十分利索,就是說話,也慢慢有了大人的樣子。
阿彩和雲瑞見她乖巧懂事,心酸之餘,也為他二人能把秦昭照顧的妥當而高興。
“辛苦是有些,不過讓雲郎這麼天天在家坐著,他又如裏受得了?咱們家自是不缺錢的,可若不去為生計奔波,總歸叫村人看了會多些想法。再說雲郎身手好的很,咱們這裏又是苦寒之地,村人生活的都極不易,現如今這天寒地凍的,去山裏獵狩,極易遇著大蟲,很是危險,往年裏,總有一兩個青壯男丁被害,有雲郎跟著,也能助人一二,自己也有些收獲,總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還有一句話阿彩沒說,雖然她是朱家莊人沒錯,可到底是個女子,且已嫁了外姓人,哪有回村裏定居的道理?村人念著她是族人,給了一席之地,他們也自當盡力與村人族人搞好關係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