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非但沒有輕視年幼的秦昭之意,甚至還有些隱隱的興奮和期待。
開始時他對公主殿下既然讓涪陵郡主召見自己還有些不以為然,現在卻覺得殿下必定不是隨便讓他見的,既讓這位年幼的涪陵郡主親自召見他,想必是公主殿下對涪陵郡主亦有認可,覺得她能管理了田莊,且也沒有把持田莊的意思,想必用不了多久,涪陵郡主便能成為這田莊的實際管理者。
如果他的判斷準確的話,他自有信心能把田莊打理的很好。
涪陵郡主雖然年幼,可觀其行事說話,卻不是那些長安城裏的無知貴女可比的。李大想不明白她年紀小小,怎就對農耕之事有著一定的了解的,不過這也不是他該想的事,隻要郡主能真的支持他試種水稻就行了。
可秦昭年幼是實,李大真怕她不過隨口說說,便道:“那小人回去後便準備好,挑幾個做事踏實的,去一趟南方。到了明春,挑上兩塊最好的水田就試種下去。”
秦昭笑道:“這是自然,你的想法很好,你隻管把事辦好就成,其它的事情,我自會與公主殿下商議。田莊是我的食邑,我將來靠著它吃飯呢,自不會與李管事開玩笑。你以後若有什麼好的想法,也不必怕費事或者擔什麼責任,有想法隻管與我說了,成與不成,值不值得去試,自由我來判斷。莊子若能在你手上興旺,本郡主最是賞罰分明,自少不了你的好處。”
李大一顆心放到實處,秦昭又說不管他有什麼想法都可以提,更是讓他覺得這位小郡主是個能掌事的。雖然對她說的什麼提議能否實施自有她去決定不以為然,畢竟她言語間再早慧,也是個孩子罷了,農事便是懂一些,又哪裏能真懂多少?總強不過他這個和田地整天打交道的人吧?
不過秦昭能這樣說,李大還是很高興,若她能言行合一,自己活了半輩子,這也算是遇上明主了。便表態道:“小的可不敢貪功,隻是實實在在想把事情辦好,如今能得郡主支持,小人實是遇上明主了,這是小人之幸,小人必不敢糊弄郡主。小人不敢說自己有多能耐,隻忠心小人是有的。小人與田地打了幾十年的交道,郡主便容小人說些自誇的話,附近田莊管事,在農事上,小人自識還是有些見識的。”
李大看著老實,四十多歲的年紀,因長在田地上生活,也是一臉的褶子,卻不象個真正的田莊管事,羅家田莊的管事秦昭是見過的,倒是富態的象個地主員外。而李大人卻精瘦,一張黑臉這麼一笑,倒有些喜慶,秦昭也被他這不自謙的話逗笑了。道:“李管事既敢毛遂自薦,我便信你。也望你明年真能成功,到時候本郡主親自給你設慶功宴。”
李大見自己自誇一回,這郡主也不反感,反有些讚賞的意思,神情愈發放鬆,也撿那好聽話來說:“若有郡主親自設的慶功宴給小人長臉,小人就是拚了這條老命,也定要把事情給郡主辦成了。”
秦昭倒是想起來田莊運作費用的事情,道:“明年春收時莊上產出不用再交給朝庭了吧?”
“是,秋收是已經交了。”
“那便好,如今莊中公賬上可有餘錢?派人去南方雇買農人和稻種的事情,都需要花銷,銀錢不夠的話,你隻管與我開口,你回去後預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銀錢,若不管隻管派人來報與我,我自會派人給你送去。我不怕損失那幾塊地幾年的收成,你也隻管放心大膽的去試,更不必替我省錢,隻要錢是用在該用的地方的,你要用多少,我都給你出。”
說著,又把一直站在一邊默不作聲的秦和介紹給他:“這位是我阿兄部曲,如今卻是我的我貼身的管事,姓秦名和。我並不常住王府,因要和越國公老人家學武,所以在城外羅家的田莊的時候多,你若有事稟報,去羅家田莊也行,或是來王府外院尋秦和也可以。他當得了我的家。”
李大連忙應是。又重新見過秦和。
秦昭這才問起李家家中還有些什麼人,如今日子過的可好之類的閑話。
李大也一一答了,因知道他家中還有個與她年紀相妨的小女兒,秦昭笑道:“那得閑了,讓你女兒也來王府與我說說話,她若是願意待在王府,與我作伴,你就把她送來。我便是看在你的麵上,也會好好待她。”
這可是意外之喜了。田莊的管事,說起來好聽,其實也不過是個奴婢的身份罷了,將來女兒出嫁,能說的婆家也是有限,可是若她成了郡主的貼身使女,那可不一樣。王府內不泛有能力的人,若得了郡主的喜歡,到時候放了籍,就是嫁個王府屬官,也未必不能,就是不嫁那在王府內有官職的,嫁個得力的管事,也比窩在田莊上要好。何況他家女兒又是個聰明伶俐的,長的雖不能說多美麗,但卻也算得上清靈秀麗了,因家中婆娘寵的緊,也是嬌生慣養大的,孩子又懂事乖順,想必郡主這樣的性格,也能喜歡自家閨女,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他萬沒料到的。
李大生怕秦昭反悔一般,忙帶著十分的感激,道:“若真能得郡主提攜教導,可是小人家蘭娘的福份了,小人便代一家老小謝郡主恩賞。”
秦昭笑道:“原來你小女兒叫蘭娘,名字倒是清雅。不過這又算是什麼賞?我不過是想尋個伴兒罷了。年前我總要回王府的,到時候你送了蘭娘過來玩些日子。”
雖沒說必定收下蘭娘,李大也極開心了,要知道這樣的機會可不易得,他隻這一個女兒,又是家中孩子裏最小的一個,總要替她打算好了。從前那處在莊子在皇莊中不算什麼,他也沒有機會強交貴人,如果成了大衛國最有權勢的王府家的田莊,這位郡主年紀雖然不大,可看著這行事利落的樣子,李大也不敢小瞧了。若自己女兒果然得不了郡主的眼,也隻能說蘭娘沒有那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