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節 不帶這麼嚇人的(1 / 3)

這世上的事情,其實頂怕的就是外行指導內行。

秦昭前世沒種過地,來到大衛國後,在朱家莊的那段日子,雖然時時與田地打交道,可惜雲家無地,屋後那幾分田,也不過是用來種了芽苗菜罷了,可不會種地,不代表她沒有辦法種好地。

畢竟有些在她那個時空裏,幾乎所有的農民所知道的關於種地的常識,這個時空的人卻不並不懂的。

至少就她所見的,比如施肥這種最基礎的,這裏的百姓確實不懂,更不要說,如何去生產肥料了。

她是不懂得種地,但是這不妨礙她提出理念,然後由懂得種地的農人去一點一點試驗和實踐。

有時候,理論這個東西,就如大開一道大門的鑰匙,或者說是前進道路上的指南針,有了它,打開一道門,有了一個方向,會發現原來很多神奇的東西,是那樣的簡單和容易,再細一想,不過如此。可偏偏打不開那扇門,沒有那把鑰匙,就不能夠知道。

秦昭笑道:“伯娘可願意給我百畝田地?這百畝田地,如何種植,種些什麼,全由我說了算?”

即便說的再多,費盡口舌,有時候也不一定能令人相信,還不如把事實擺到別人的麵前,更具了說服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這話從來沒有錯過。

晉陽見她笑的調皮,且百畝田地,不要說相對於秦家來說實在不算什麼,就是相對於秦昭自己的食邑田莊而言,也是九牛一毛。

晉陽原本還以為她說起那些種子的事情,是想讓自己把她食邑地交給秦昭管理呢,結果這丫頭隻要了一百畝地。

晉陽笑道:“你既有這樣的雄心,伯娘自然不會攔你。百畝地可夠用?”

“足夠了,”秦昭笑著曲膝謝過,“不過得等我去過田莊看過之後,再挑出那百畝地來,到時候伯娘把那塊地交由我來管理就行了。”

其實她也算過了,她食邑莊上的管事想種水稻,首次根本不可能大肆試種,自己所有的這點種子也是有限。而且這些種子,沒有先成的種植經驗可言,隻能慢慢摸索著。雖說阿樹帶來的單子上,很多種子都是注明了如何去種的,但這也隻是理論,何況這些種子的原產地和大衛國的氣侯土壤都有極大的區別,不一定在別的地方種植的辦法,拿過來也適用。

她也不敢一下子就把這麼多的種子全部拿來試種,假如失敗了呢?假如再也沒有機會得到這些種子呢?比如南瓜和紅薯,哪怕是在西域的商路上,也不是常見的東西,阿鐵那是多好的運氣,才能遇上的?也是這家夥有眼光,才會以同樣重量的肉脯,並著一斤十緡錢的價格,這才買下來的。

種子還好說,南瓜和紅薯,幾箱不過數百斤,這可是上千緡的錢砸出來的,她可不舍得隨便浪費了。雖說種子用一年新生的作種才好,但留下的種子雖說耽擱了一年才能種,也比沒了的要好。

算上這些為數不算多的種子,再算上莊上管事想種的水稻,百十畝地,已經足夠了。再大的地方,她要來也沒有用。

如果她的種植辦法能夠成功的話,還愁將來晉陽不給她田地不成?

再說,雖然晉陽未必在意她那個莊子,但如果她真的表現出想拿回那個莊子的管理權,晉陽心中也未必舒服,不是為財,而為長輩對晚輩天生的那種掌握欲。她不願意在無謂的事情上,引起對自己有用的人的不快。說她勢利也罷,攻於心計也罷,隻要她的利益是建立在不傷害他人,防礙社會的基礎上,她一點也不在意玩玩心眼。

同樣的一件事情,用點策略去做,然後你好我好大家好,總比方法不當,雖然也達到了所要的結果,卻在最後搞的大家都不痛快的強。如果最終的結果是一樣的,為什麼不選擇一種更好的辦法呢?

送走晉陽,秦昭便計劃起自己近來的行程來。原本她是個閑人,如今要做的事情一多,便覺得時間不夠用。

秦昭先是給羅徹寫了封信,告之自己這幾日因有事情要做,可能還需十日後才能回羅家的田莊。然後把秦雷叫來,讓他親自送了去,又定下去自己的田莊上看選地的日子,再又想著清河公主給她和陳金烏的那八間鋪子,如今也已經開始裝修了,圖紙是她畫的,負責裝修的,卻是陳家的人,這也開始快有十天的時間了,也不知道如今裝的怎麼樣了,這回就算不是晉陽接她回王府,她原也計劃著要和陳金烏一道回城看看的。這幾天也得抽出時間去看一下,而且還不能拖著。如果不是阿樹的事情耽擱,她今日原就該去的。

既是第二天下午,才能看到油布做的如何,不如上午就先去轉轉。如果發現什麼不妥當的地方,早點發現,也好早點改掉,省得以後損失更大。

除了茶鋪的裝修,將來需要的茶具,她這邊也得先準備上了。

因為推廣的是不同於大衛飲茶習慣的新飲茶法,所以一應茶俱,也得按照她的需要來準備才是。到了明年新茶上市後,鋪子就要開業,這件事情,已然拖不得。就算年前不能做起來,至少有些如今市坊間買不到的東西,她得先把圖樣畫出來,或尋木匠,或找窯燒製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