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節 心痛(1 / 2)

“臨回來時,郡主被太妃留了說話,我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郡主出了太妃的屋裏,就這樣了。”

“這……”雲想一時也無語。

看郡主的樣子,不隻是不高興那麼簡單,甚至不是生氣,她從來都是個讓人覺得輕鬆愉快的人,哪怕有時候冷清一點,可也叫人覺著待在她身邊十分舒適自在,幾位通好之家的女郎和郎君們與她交好,並非隻是長輩們的原因。

這個樣子,實在是叫人無從揣測起。因不知道原因,更是不好排解寬慰。

雲想初還以為是和宜興縣主有了什麼不愉快,不想卻是因著老太妃,這便不是她們這些二三等的使女能開口的了。

一時兩人都默了下來。

想了片刻,雲想還是道:“若是老太妃惱了郡主,郡主以後豈不是難了?我聽阿裳說,今兒北平那邊的管事求見郡主,態度實在是……將來郡主在府裏豈不艱難?不管怎麼說,也不能叫太妃與郡主生份了,雲裳是個機靈的,要不我明兒早些起來,用郡主教的做早心的法子,做兩樣點心,讓雲裳給榮壽居裏送去,興許老太妃用了點心,會記起郡主的好來?再則也可順道問梔子或者晚櫻幾個姐姐打聽一二?”

辦法是好辦法,可紫蘇想了一下,還是搖頭:“如今咱們不清楚原因,可別弄巧成拙了,郡主是個有成算的,咱們隻聽她吩咐就是,多餘的事情,還是別做了。”

郡主曾經說過,不要她們有多聰明,這世上不少聰明之人,可卻少忠心之人。她們隻要夠忠心,便是給郡主最好的幫襯了。

雲想聽了,也知道紫蘇說的有理,雖然擔憂,可也隻能把這擔心埋在心底:“我聽姐姐的,這幾日也叫阿裳和阿衣小心些兒,沒事就別和其它院裏的姐妹們閑話了。”

榮壽居裏梔子正勸慰著老太妃:“您也不必太憂心了。郡主是個懂事的,隻到底年紀小,有些事情一時想不開心是難免的。到底父女連心,便是一時有些怪節度使,也總會想開的。兒孫自有兒孫福,您隻管放開心才是。這世間再沒有您這樣疼孫兒輩的老祖宗了,郡主心裏也是頂孝順您的。這不您瞧她剛才也是很聽話的應了您的話?”

老太妃歎了口氣,心道,她應是應了,卻未答應呢。

可她也知道,讓秦昭打心底裏親近秦懷用豈是容易的事情?再說那允和郡主派來的慕容家的管事,也著實太無禮了些,這哪裏是關心探望?分明是給下馬威呢。

老太妃想到這個,也不禁有些惱怒,一個異族郡主罷了,阿昭再年幼,也是秦家的子孫,哪有叫一個異族的奴婢給嚇唬的道理?那慕容顯真算是個什麼東西?但是允和郡主親至,也當好好做好的繼母才是。這王府裏,還輪不上她一個繼室為所欲為。

當她這個老太妃,當晉陽這個內院的掌家人,是個擺設不成?

如今人還沒回京城呢,手倒伸了過來。這是自己現在還活著呢,若自己死了,她豈不是想待阿昭如何就如何?

她已是對不起念兒這個媳婦,阿昭可是秦家的骨血,難道她會眼睜睜的看著她再叫人欺負了?

說到底,是自己沒有教好兒子。這些年,自己深居簡出,哪裏又全是因一心修佛?還不是自己無顏麵對當年的那幾位老兄弟與嫂子弟妹們?

老太妃不禁心痛。叫了秦昭來,原是怕她因那慕容家的管事再對父親心生怨懟,她這當祖母的說和一下,那孩子又是個心寬的,想必這點不快也就過去了,不想那孩子看著萬事不在意,可到底因著當年自己流落在外,母親身死,父親卻在母親的孝期內娶了別家女子的事耿耿於懷。

梔子見勸慰無用,也隻暗自歎息,點了安息香,服侍著老太妃睡下。

浮翠閣裏,秦昭對著紙筆發了半天呆,方長舒了口氣。

有些事情,如喉中梗,肉中刺,不是不想它,就能消失的。然,也不值得去想,該撥掉的時候撥掉就是了。難不成還能因為別人不願意使你痛痛快快的過日子,你也真就如人所願,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不成?

該幹嘛幹嘛吧。

叫了雲想過來給她研墨,想著還是把那窗戶的圖紙先畫出來,明日去趟茶鋪裏,交給淳於尚,把用油布做窗紗的事情辦了,再想地子找幾個精通書畫的人,到時候在這些油布上作些畫來代替玻璃充作窗紗,方是正事。再說明兒還得找在浮翠閣裏找塊合適的地兒,用那油布搭個小棚子,試試這油布,能不能代替塑料薄膜和玻璃用來建大棚來的要緊。

種菜種花還需得等上好些日才能見到效果,倒不如在朱家莊時一樣,種些芽苗菜來的快,一兩日就能見效果,七八日裏,頭一茬的芽苗菜都能入盤上餐桌了。剛好到時候多種些兒,春節裏當個新鮮的時蔬,回頭各府裏送一些,權當自己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