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節 貴婦熱議(1 / 3)

老實說晉陽能這麼痛快的答應幫她出頭,秦昭也有些意外。不過她很快就把這件事丟到了腦後。

不知道秦家和尉遲家是如何協商的,總之第三天,秦昭便收到了晉陽讓人送來的五千兩銀子。

按說這麼多錢,就是尉遲家真的賠付了,也不當交給她一個小丫頭收著才是,可秦昭之前說過,這筆錢她想用在田莊,晉陽收到尉遲家的賠款後,便直接交給了秦昭。

晉陽的這個態度,也表明,她並非真的把秦昭當成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兒看了。

對此秦昭也不得不佩服起晉陽這位大公主伯娘來。

此事過後秦昭幾乎沒再出門,一心待在浮翠閣裏,無事時也不過和長寧還有宜興兩人玩鬧罷了,偶爾陳金烏和陳二貨會來秦家拜訪,說是折扇已經差不多全部做好了,隻等著新年時在皇宮中的閃亮登場。

期間秦昭也去了一趟裴家,得見偶象,裴家小正太裴竹節十分高興。

對於即將成為哥舒族世子夫人的裴斐色,秦昭的心情總有點複雜。

裴大舅舅和裴大舅母待秦昭倒是十分疼愛,畢竟當年她娘單念作為繼室,待秦晢這名繼子十分照顧,而秦晢在給裴大舅舅和裴大舅母的信中,也多托了母舅對自己在京的妹妹多多看顧。

等到新年臨近時,浮翠閣的幾個暖棚裏種的蔬菜有不少都已經能食用了,有綠油油的小白菘,有核桃大小的水嫩的萊菔子,有淩菠菜,甚至有芥菜和胡瓜,可惜時間太短,豆子胡瓜還需要兩個月才能食用。但有這些新鮮嫩綠的菜,也已經足夠了。

而至於芽苗菜,也有好幾種豆類,甚至還有萊菔子芽苗,不管是清炒,還是涼拌,都是冬日難見的爽品珍肴。最重要的是,這幾樣芽苗菜生長時間,在冬天也不過十一二天就能收上一茬來,秦昭特地準備了一個暖棚專門種植芽苗菜,一畦一畦輪流落種采收,幾乎每天都有可以采收的一畦芽苗。

田莊上的暖棚裏種的,可以用來賣,可浮翠閣暖棚中的,不管芽苗菜還是其它的蔬菜,都充作年貨,給各世交家送了些。若是應季時,這些菜確實不算什麼,哪家都不會看在眼中,但在這個萬物皆枯的季節,就是皇宮中的蔬菜供給也有限的時候,並肩王府的這些蔬菜,卻引發了一陣熱潮。

陳家,羅家,齊家,李家,甚至並不在京城的琅琊郡公尤家等通家之好,秦家給每家都送了不少,另外因著晉陽的關係,一些親王府及公主府也得了一些。畢竟暖棚就那幾個,能分的實在太少,因此外麵的人家托了關係,想分上一些的,卻十分不易了。

秦家的暖棚菜,在長安城的貴勳圈中引發了一陣熱潮,等到田莊上暖棚裏的青蔬進京的時候,因著秦昭的運作,價格一天一漲,都炒上了天價,甚至一斤萊菔子,都能賣得上二銀兩子,讓人咋舌,她的田莊,隻憑著新年前那幾天有限供應的幾百斤芽苗菜和蔬菜,就賺了一千多兩銀子。

一千多兩銀子對於貴勳之有而言,自然不算什麼,但隻是一個小田莊一二畝地的暖棚所出,就收益了一千多兩銀子,這就不得不讓人驚訝了。

上回因和尉遲家的事情,王府的涪陵郡主有五千兩銀的入賬,這回隻憑幾個暖棚,不到十天的時間,就賺了一千多兩銀,長安城貴勳人家的後院裏,那些貴婦們都開始議論起並肩王府那位年幼的涪陵郡主來。

想不到這位年紀小小的異姓郡主,除了為人狠絕外,竟然還是個生財童子,不但如此,她還精通術算,在術算上的造詣,就連袁天師都親口誇讚過。

最重要的事,這位涪陵郡主,因其母溫國夫人的原因,深得魯國公府和越國公府兩位老國公爺的疼愛,待她的寵溺甚至超過兩家的嫡親孫輩。不隻這兩家,就是齊家、李家、還有琅琊郡公尤家等開國功勳待這位並肩王府的涪陵郡主也多有拂照。且這涪陵郡主估計也深得並肩王和晉陽公主的疼愛,要不然不久前和尉遲府上的田莊發生衝突時,並肩王和晉陽公主也不會因為涪陵郡主開口索要損失被償,便強勢的要求尉遲家給予賠償了。

那可是五千兩銀子呀,可不是小數目。鄂國公府再有權勢,也不可能不把五千兩銀子放在眼中。盡管如此,那位涪陵郡主索要五千兩銀子的賠款後,鄂國公府竟然也捏著鼻子認了。

議論的多了,便有人家動了心思,這位郡主年紀不大,雖生母去了,但身份特珠,若是能娶了這樣的媳婦,便和那幾家長安城頂級的貴勳都能扯上了關係,對於自家而言,這樣的聯姻自然有讓人動心的好處。

而且這位郡主身份雖然特殊,但到底隻是並肩王的侄女兒,又是個異姓郡主,也並非高不可攀。隻要家世不是太差的,想必都能有機會。

隻是這位郡主雖說回家一年了,可因為極少出現在各家的宴請聚會上,見過的人不多。雖有這樣的心思,卻也不敢冒然提親,那些有聯姻想法的人,便開始四處活動,想打聽打聽這位涪陵郡主姓格樣貌到底如何,因著這個,魯國公府,清河公主府,越國公府,平慶候齊家等各家的主事夫人們,都常收到請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