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由著李大管事領著,在暖棚裏轉了半天,且看明春打算種水稻還有她收在倉庫裏的那些種子的地,也都平整了,自是把李大誇了一翻。暖棚裏的菜,估計一直能賣到三月裏的好價錢,雖說沒有新年時那麼賺錢,但算了一算,賺個三四千兩銀子還是沒問題的,李大管事看著一排排整齊的暖棚,臉上的驕傲無以言表,而秦昭想著,有了暖棚的這些收入,再加上她手上尉遲家賠的五千兩,春時莊子上一應需要建設的錢,便足夠了,心情自然也是一樣大好。
再則因在宮裏陳二貨獻給黎帝的那把折扇,深得帝心,被狠誇了幾句,早先淮備好的那些折扇也都上了長安城各家有些名氣的鋪子裏,聽陳二貨說賣的還極不錯,上元節時,又是消費的高峰,那幾千兩銀子,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到時候都投到茶鋪茶樓的經營裏去,還愁不能讓錢生錢?秦昭展望前景,隻覺得整個人生都是一派明媚。
轉完莊子,便回了院,旁氏親自在邊上服侍,見秦昭心情極好,旁氏便打發了蘭娘去廚房裏看看,等蘭娘出了屋,旁氏才笑道:“咱家蘭娘打小便未曾出過門,原還怕跟在郡主身邊服侍,有什麼不到的地方,會惹郡主生氣呢,如今瞧著倒比從前強了不少,說話行事,越發有樣子了,都是郡主教導的好。”
秦昭便笑道:“原是蘭娘自己極好的,我哪裏能教什麼?倒是她一手繡活出色,我如今的衣衫都是她管著,省了多少心呢。”
“能得郡主看重,是那丫頭的福氣,”旁氏客氣著,“倒是……”
秦昭見她欲言又止,便笑道:“旁嬸子有話直說就是。若我能辦的,便給辦了,若是為難的,我也會和旁嬸子說清楚。”
旁氏隻得嘿嘿一笑,道:“按說郡主還小,實不該和郡主提這事兒,隻是這翻了年,蘭娘也有十七歲了,正是說親的年紀,也是奴和當家的貪心,一邊想著蘭娘跟著郡主能有些出息,一邊又操心她的婚事……”
蘭娘說起來不是她的使女,若是她的使女,在王府裏當差,若無別的原因,需得滿了十八,才會給尋門親事,但蘭娘因不是她的使女,到了十六七歲,也確是到了該考慮親事的年紀了。
李大夫婦兩個,也正是因著想蘭娘能尋個好些的夫婿,不願在莊子上尋個尋常的莊漢,這才讓她進的王府,旁氏原也不急的,隻是一想到若將來蘭娘不能留在王府,再回了莊上,過了兩三年,可就是二十歲的大姑娘了,到時候更難說到好親事,雖說世家貴女們不興早嫁,可他們這樣的家勢,兒女卻是早婚的多,實在是拖不起。
旁氏見秦昭頗為看重自家女兒,和秦昭身邊的幾個得力的使女關係處的也好,且秦昭這位郡主,待他們這些下人又沒甚架子,這才大著膽子提了這要求。
秦昭原有些詫異,細一想,倒是能理解旁氏,畢竟她又不是真的隻有十二歲。
想了想,便道:“旁嬸子這是急著想把蘭娘嫁了?”
雖說她不覺得蘭娘這個年紀就要考慮嫁人的事情,但人家父母擔心,想急著嫁女兒,她自不好攔著。
旁氏忙道:“不是這個意思,蘭娘是奴和當家的最小的孩子,原就想多留幾年的,要不也不敢送到郡主身邊去,奴隻是盼著她嫁個良人,這才鬥著膽子,想求郡主將來給咱們蘭娘多留心些兒,若是能遇上合適的,便請郡主做主。”
秦昭覺得自己似乎沒有做紅娘的潛質,隻是旁氏一片慈母之心,倒不忍拒絕,便道:“旁嬸子想尋什麼樣的?也與我說說,我回頭也幫著留心,到時候稟了伯娘,也好幫著蘭娘尋看,不過可不敢保證一定能給旁嬸子就尋個滿意的女婿來。”
旁氏聽了,知道秦昭這也算是答應了,忙笑道:“隻要人好便行。別的卻不敢強求的。”
這條件……秦昭有些無語,不過也大抵明白了旁氏的意思,說起來沒條件,可什麼叫人好?然李大夫妻若是願意在莊上給蘭娘尋個莊漢,也不會求到她麵前去了,說起來蘭娘確實也是個不錯的,長相清秀,一手好繡活,脾氣也是一等一的好,按說說門相當的親事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