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六節 一封信(2 / 2)

未經過統一訓練的軍隊,並不會忠於主帥,因為大部分士兵不識字,口音也南北有別,數萬雜牌軍,麵對兩千北府軍重甲鐵騎一衝,絕對會直接崩潰,若無自己的軍隊,便是日後稱帝,早晚也會死於桓玄或劉牢之等人手中。

“尚之你回營好好休息一下,咱重頭再來。”司馬元顯忽然溫和起來,司馬尚之鬆了口氣,出帳而去。

“報......”一名斥喉匆匆進帳,將一封書信遞給司馬元顯,司馬元顯打開書信略略一看,立刻跳了起來,大叫:“米賊要劫王老賊?”一生氣,臉上搽的香粉一層層掉落,露出一臉腥腥紅斑。

“將軍,如今咱正麵對荊州聯軍,建康城中可不能有亂。”參軍張法順立刻進言道:“王恭身份特殊,在士族中素有影響力,又是四路反師中的盟主,絕不能讓米教逆匪得手。”

“嘿嘿,好險好險,本將軍百密一疏,差點讓米賊得手。“司馬元顯抖了抖手中的信,說:“隻是這封信是誰送來的呢?”

“將軍的意思是說,這封信是陌生人送來的?”張法順一臉愕然。

“是的,信尾未具名號。”司馬元顯又仔細看了看信,沉吟起來:“這信來的蹊蹺,會是誰送來的呢?消息會不會是假的呢?”

“將軍,此信不論真假,咱都要防著點。”

“本將軍有一計,不僅不用防著點兒,還可以將進城的米賊一網打盡。”司馬元顯聲音中透出冷酷和殘忍。

一日後,桓、殷聯軍出現在金陵山城牆外,圍而不攻,先派信使進金陵山麵見司馬元顯,提出條件;

一、釋放王恭,並官複原職。

二、誅殺劉牢之以及相關親信黨羽。

司馬元顯針鋒相對,不僅不釋放王恭,反借安帝之名下旨:

王恭、庾楷、桓玄、殷仲堪四人共同謀反,其罪必誅,三日後,先在建康東集坊口驗明王恭正身,當眾斬首,待抓獲庾楷、桓玄、殷仲堪後,同樣斬首示眾,以正皇威。

安帝的旨意迅速在在建康九門、會稽郡、吳郡、吳興郡等城門口公開粘貼,並派宣詔使到金陵城外桓玄和殷仲堪的大營中下詔,數十年來,皇族第一次高調展示司馬氏的帝王威嚴。

據宣詔使回報,殷仲堪接到詔書後神色木然,手持拂塵,隻說了一句;“知道了。”然後便如老僧入定,不肯多說一個字。

桓玄接到安帝詔書後,將詔書拿到太陽底下照了照,嬉皮笑臉的問了一句:“這詔書是真的嗎,會不會是假的?”然後派人將信使打的滾出營去,宣詔使返回金陵城後對司馬元顯哭訴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桓玄真不是個人,竟將小人打瘸打傷......”

“桓胖子一家沒好東西,從他爹那輩就壞,到他這輩更壞,咱不和壞人一般見識。”司馬元顯望著一臉淚花的宣詔使,無可奈何的安慰了兩句,將宣詔使打發出帳。

見到城門的告示,建康祭酒牛聯社,迅速派人將安帝旨意稟報師君孫恩。

“王氏一族鼎盛時,曾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如今王廞不知所蹤,王恭將軍生死難測,真是世事難料。”高恩華一臉感歎,又安撫司馬雪道:“公主休驚,天師諸修已準備妥當,不久便要動手救人。”

“如今一切的動亂,全是因為司馬元顯的錯,他的野心太大了。”司馬雪憤憤道:“他想篡權奪位。”

“晉室好比一座山林,孝武帝就是原來山中老虎大王,雖然喜歡醉酒貪壞,將山林中、各家士族封一塊地盤兒,互不侵犯,都在湊合著過,百姓也跟著混個太平日子。可老虎大王突然病故”高恩華歎道:“司馬元顯一名郡王想上位,名分不正,還要四處消滅覬覦山林大王的其他勢力,老百姓要跟著遭殃。”

“大叔。”司馬雪問道:“天師道的笨道士們,準備如何搭救王國舅,他們這麼蠢笨,我怎麼非常不放心呢?”

“公主,天師道的師君和長老們可不蠢笨,天師道建教數百年,在漢朝時便有之,內中蘊含的力量,實在不可小覷。”高恩華笑道:“此次為了搭救王將軍,據聞還請來嶺南域外修士幫助行事。”

司馬雪心亂如麻,一方麵不希望王恭被殺,另一方麵,建康城在司馬雪心中屬於自己的家,如今竟要到家中去法場劫人,而且還帶著天師眾修,帶著域外之修,這中間的是非對錯,如何評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