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飯桌上也沒有說太多的話,隻是和安民訴苦。說當時離開也是迫不得已,父親的不知所蹤,自己確實無力撫養他了,家徒四壁,實在太窮了。接著安民才知道母親蒼老的原因,當年她離開安民後就改嫁了,隻是沒想到改嫁後的男人也是個不誤正業的人,天天的生活在賭桌上,別的什麼也不做。母親為那個男人生了兩個孩子,據說還和安民長得很像!所以之前在工地門口剛見麵的時候,母親才那麼久的打量自己。按母親的話說,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可這些對安民來說意義不大,安民希望找到做兒子的感覺,哪怕是一點點。但是他終究沒有找到。母親一直在說自己是如何辛苦,如何的無奈,也沒有一句詢問安民狀況如何的話。安民隻是一邊靜靜的聽著,然後點點頭……
時間過的很快,母親離開飯店就走了。離開的背影很陌生,和安民記憶裏的完全不一樣。一樣的隻有再一次成為孤兒的那種痛吧,但是已經不是以前那麼深刻了。
自己長大了,安民想。
母親走後,安民和三叔往工地走去。路上安民才想起來,對母親目前的狀況,自己好像知道的太少。到現在為止,自己還是不知道母親住在哪裏,還有她還會回來看自己嗎?什麼時候還能見到她?
一雙熟悉的大手伸過來,撫摸著安民的腦袋,是三叔。他望著安民,緩緩的說:“娃娃,別想太多了,她是你的母親,她也有選擇生活的權利。誰的生活過的都不容易,總會好的。”
安民點點頭,他知道的,現在母親也不能為他做什麼,他也是同樣。安民隻希望母親能自己過的好一點,不要生病,能快樂一點。等老了的時候,如果需要自己做什麼的時候,他會去的。
……
一年很快過去了,李安民所在工地上蓋的城市綜合體大樓也逐漸成型,終於快要完工了。它像一件藝術品,快要完美的展現出來,而期間卻經曆了無比複雜的過程。
把關於這個項目的重要事情回顧一下,從土地拍賣、編製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立項開始,到確定規劃設計條件、規劃方案的專家論證會通過、規劃委員會的批準通過,然後再開展單體建築施工圖紙設計和地質勘察及出正式報告,施工圖紙還要送圖紙審查單位審查直至審查合格。最後才進入施工階段,首先要現場技術交底、因為這個項目需要打樁,還需要樁基礎驗收、到主體結構驗收、消防驗收、規劃驗收、保溫節能驗收。
土建工程、水、電、暖通、消防、避雷、內外裝飾等各個專業相繼驗收完畢後,最後進入竣工驗收。
竣工驗收合格了還有一大堆資料要到市檔案館存檔,這些資料裏記錄了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並且由每個責任人簽字,最後彙總到一個大本子上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共計五家責任主體共同簽字蓋章,認為該項目符合竣工條件,可以竣工。然後建設單位在抱著一堆審批合格的資料去辦理房產證。
而這些過程中,因為牽扯到金額過大,前期牽涉到競爭的,都要經過招投標來爭奪標的物。後期確定中標人了,牽涉到工作量變化,又會弄出一大箱的工程聯係單出來。
施工範疇的幾乎所有工作內容,雖然不是王百川自己一個人去幹,但都基本要親自過問的,所以他也是夠累的。而李安民和三叔,隻是幾百工人當中的一份子而已。安民除了幹活,學習一點沒耽誤,沒事晚上還出去上網,不是為了打遊戲,而是去聽網絡上的輔導課程。
隨著大部分工人開始無所事事,有的已經被調去別的項目,東西都搬走了。李安民的在這裏的日子確實快結束了。終於有一天,生活區和辦公區又被徹底打掃了一遍,陳明遠帶著一撥人提前到達,王百川像個門神一樣在門口迎接每一個人,院子裏停滿了車。
竣工驗收的日子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