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初版前言(1 / 1)

一個家庭或家族的興衰久暫,與國家社會的特定環境息息相關。因此,研究曾國藩兄弟的家世和家族,可以使我們從一個側麵了解到近現代以來中國曆史的演變過程。我在十多年來參與整理《曾國藩全集》,研究曾國藩思想言行的過程中,不時萌發編著一部《曾國藩兄弟的家世和家族》的書稿,但苦於教學和其他科研任務的繁重,以及有關資料的缺乏,這個願望一直未能實現。

1990年,為籌辦曾國藩學術研討會,我與湘潭大學陳宗瑜教授一同赴曾氏故鄉雙峰縣走訪了該縣的羅紹誌、曾啟球等先生。並有幸從雙峰縣圖書館複印了一部分《大界曾氏五修族譜》,又到長沙訪問過曾國藩直係後裔曾昭棉先生。至此,對有關曾國藩兄弟的家世和家族方麵的情況有了一個大略的了解。於是,我在這個基礎上擬訂了《曾國藩兄弟的家世和家族》一書的寫作大綱。但一度因事務繁忙,將此計劃束之高閣,未及實施。1994年10月,遼寧古籍出版社總編輯助理高虹女士在魏源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囑咐我將此書稿盡快寫成。會後,我即動筆寫了兩章,但時作時輟一直拖了一年多時間也未能把全書寫成。今天,書稿終於殺青,任務總算完成了,按照出版社同誌的意見將書名改為《曾國藩家族》印行。

除書中引文——注明出處外,我在這裏還要特別感謝羅紹誌、曾啟球、羅興湖、劉同高等先生,是他們的文章給我提供了許多素材,如果沒有這些素材,恐怕至今還無法將此書完稿。

最後,我還要申明的是,由於學識和時間有限,書中肯定存在不少不足之處,敬乞讀者同誌批評指正。

成曉軍1996年3月於

河北大學困知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