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族》自1997年1月作為《曾國藩生平及家族叢書》中的一種,由遼寧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後,受到學術界及社會各階層人士的肯定和厚愛。有多個書評做了肯定的評價,且於1998年10月獲得河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專著類三等獎,一些論著將其作為重點參考書目附錄以示重視。這一切,使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當然,我清醒地認識到,人們之所以對《曾國藩家族》給予肯定和厚愛,主要原因在於曾國藩兄弟及其家族後裔人才輩出,內涵豐富,構成了一種特有的家族文化發展演變史現象,吸引著不同層次的人們急欲體察、借鑒其中有益的成分。的確,像曾國藩家族這樣有用人才之多,分布行業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在中國曆史上是不多見的,是值得後人加以梳理、考察和總結的。尤其讓人感興趣的是,中國古代名門望族、世家大姓通婚聯姻這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到了十九世紀中後期乃至於二十世紀中期,仍在曾氏家族後裔中頑強地延續著。如開近代經世致用之學先河的兩江總督陶澍,不僅是湖北巡撫胡林翼的嶽父,而且是著名洋務派首領之一、收複新疆第一功臣左宗棠的兒女親家;陶澍、胡林翼、左宗棠、曾國藩、羅澤南、郭嵩燾等又交織著存在姻親關係。曾國藩兄弟及其後裔與陶澍、賀長齡、賀熙齡、左宗棠、羅澤南、郭嵩燾、劉蓉、李續賓、李續宜、李鶴章、劉瑞芬、易良幹、魏光燾、譚延閶、俞明頤、王東原、席寶田等清末至民國年間著名政治、軍事和文化教育界人物,或是直接的兒女親家,或是第三代、第四代甚至第五代兒女親家。
而由婚姻關係牽涉到的外圍社會關係,也就更加豐富而複雜化了。秋瑾丈夫的祖父王寶田,與曾國藩的親外甥王瑞臣是五服內的排行兄弟,因為王瑞臣的生母就是曾國藩的親姐姐曾國蘭。著名同盟會員、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為力爭女權大鬧總統府的女中豪傑唐群英,是曾國藩堂弟曾傳綱的妻子;她的姐姐唐希範,則是曾國藩堂侄曾紀和的妻子,蔡和森、蔡暢的母親葛健豪的姉娘是曾國藩的親侄女。曾紀鴻女兒曾廣珊是著名曆史學家陳寅恪父親陳三立的兒女親家,因為她的兒媳婦是陳三立的女兒;而陳三立的妻子俞明詩,則是曾廣珊丈夫俞明頤的妹妹。
曾廣珊與俞明頤的孫子俞揚,是蔣經國女兒蔣孝章的丈夫。曾國藩次女曾紀耀的次女婿朱啟鈐,是先後擔任過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內務總長、代理國務總理要職的人物。曾國藩的重孫女曾昭楣的丈夫譚季甫的妹妹譚祥,是擔任過國民黨政府副總統要職的陳誠的妻子。等等。上述這些豐富而複雜的姻親關係網,在體現中國傳統宗法倫理型文化特色方麵,顯然具有典型意義。因此,梳理總結曾國藩家族發展演變史形成的深層社會時代根源,尤其是探尋曾國藩家族人才輩出的深刻思想文化原因所在,顯然是一件很有曆史意義和現實借鑒價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