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古籍出版社版《曾國藩家族》盡管已經基本上做到了這一點,但在這十來年時間裏,筆者相繼收集到許多有關曾氏家族後裔及兒女親家的資料,早就想在原書基礎上加以增訂補充,恰好重慶出版社溫遠才先生屈駕蒞晤寒舍,表示願意以修訂再補版形式出版《曾國藩家族》等書。得此消息,我豪情萬丈,興奮不已。數月來,我幾乎達到了忘我的境界。通過無數個日曰夜夜的艱苦寫作,終於將《曾國藩家族》修改一遍,增訂文字占原書三分之一以上。人生苦短,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進入了知天命之年的我,仍能像年輕時那樣銳意進取,“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仍能保持堅強的毅力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實在是一件值得自我慶幸的樂事!
《曾國藩家族》之所以能夠以增訂版方式由重慶出版社出版,首先要感謝原遼寧古籍出版社徐徹先生、高虹女士的開拓之功,還要感謝素昧平生卻毅然促成此書之增訂出版的重慶出版社吳向陽、溫遠才先生。要感謝黃鶴鳴先生提供了部分重要照片。進而,我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增訂《曾國藩家族》過程中,我充分參考利用了羅紹誌的《曾國藩家世》、趙世榮的《女傑之鄉——荷葉紀事》、陶用舒的《陶澍評傳》、李大鵬的《曆代名人與婁底》等書及雙峰縣曾國藩故居管理所編《曾國藩研究導報》中的許多史實,掠人之美甚多。筆者在對這些書籍和報刊作者致以深深敬意的同時,尚乞多多包涵諒解。
在遼寧古籍出版社版《曾國藩家族》出版後重慶出版社增訂版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諸多師友的鼓勵、支持和幫助。我要特意感謝惠州學院科技處的領導和惠州學院政法係的同行們,要特意感謝張嶽恒、劉衛國、陳舜輝、賴美琴、楊小靖、沈友、李牧、紀望平、羅恢遠、陳少玲、羅勝前、嶽曉雲、楊中華、吳映萍、李金利、蔣煒、陳天樞、曾蔚陽、曾平輝、羅向菲、羅傳寶、常穀珍等領導和同行們,他們或是在精神上給予我鼓勵,或是在學術觀點上給予我啟發,或是在資料的收集上給予我方便,如此厚德高誼,令我沒齒難忘也。
我的夫人宋素琴教授,兒子成誌及嶽母大人,在我全身心投入增訂本《曾國藩家族》寫作過程中,不僅給予我起居生活方麵的諸多關懷愛護,而且在資料的查找和有關圖片的采集方麵給予了諸多幫助;我的父母及親人們,也以不同方式對我的寫作給予了多方鼓勵和支持。在此,我衷心感謝親人們的博大和摯誠親情給了我不斷奮進的力量。
我深知,由於學識有限時間倉促,《曾國藩家族》一定存在不少缺點和錯誤,敬乞讀者諸君多多批評指正。
成曉軍2006年6月於
惠州學院困知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