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會計是將現代化管理與會計融為一體,為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人員提供成本管理信息的會計。它是現代企業會計學的兩個分支之一,是會計為適應現代管理要求而發展的必然結果。它作為企業會計的一個新興領域,從20世紀初以來,得到迅速的發展,在理論與實踐上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和發展,以及企業在市場上競爭能力的提高,要求企業必須不斷提高和改善經營管理水平。這就使得成本管理會計在實踐中的重要性大大加強。成本管理會計作為管理的重要工具,不僅需要會計人員了解和掌握,而且也要求各級管理人員了解和運用。本教材是根據高等財經院校會計專業大學本科培養目標和商科各專業大學本科的教學要求而編寫的。
相比於不少的成本管理會計教材,本書具有如下鮮明特點:
1、簡明、實用。在會計科學發展迅速的今天,許多成本管理會計教材,都試圖將各種各樣會計最新發展和最新應用納入到教材體係中來,使得教材華麗但卻不實用。本書在內容上力求貼近在校學生和在職人員學習的實際知識水平,力求避免傳統成本會計、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在內容上的重複和很多會計教科書中經常出現的冗長的理論描述和煩瑣的公式推導。全書共11章,涵蓋了傳統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兩門課程,這在同類教材中屬“瘦身型”的。
2、體係完整。全書分為四篇:第一篇“成本管理會計總論”著重闡述成本管理會計的基本內容和特點,為全書之先導部分,對以後各章具有指導作用。第二篇“成本會計”詳細論述了企業成本計算原理、分批成本法、分步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這些經典成本會計的基本內容。沒有沿襲一般成本會計教材那種過分注重程序和規則的做法,突出成本計算的主線和主要方麵,沿著“先見森林,後見樹木”思路,把成本計算的兩大難點——製造費用和輔助生產分配分散在第二篇各章中逐步介紹,以利於讀者更好掌握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第三篇“決策與規劃會計”和第四篇“控製與業績評價會計”對管理會計已趨於成熟並基本上定型化了的內容作出了較為全麵而係統的論述。全書力求體係上的全麵和完整。
3、突出案例。沒有案例,就沒有教育和學習,就沒有研究和進步。本書突出案例在書本知識和財會實踐兩者之間的橋梁作用,力求通過案例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於全書整體上都在強調精確的、定量的成本計算和運用,故案例選取有意避免成本管理會計中複雜的計算程序和方法,而是重點突出背後的管理思想。從想成為出色的成本管理會計應用者的角度來編寫的案例,尋找一種易為大家接受的思路,更大程度地貼近現代管理會計現實。通過大量案例分析,使讀者能夠發現會計這種“商業語言”的潛在價值,從而很好地利用成本信息為企業管理服務。
本書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吳革擔任主編。參加編寫人員的具體分工是:第一、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章由吳革編寫;第五、第十章由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院餘芸春編寫;第二、第三、第四章由張亞東編寫;第七章由吳革和李相誌共同編寫。在本書編寫過程中,作者吸取了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工商學院眾多老師在成本管理會計多年教學、科研的經驗成果,得到了餘恕蓮、張新民、王秀麗、王俊明等老師的多方麵幫助,本書實際上是一個集體創作的成果。對他們為此而付出的辛勤勞動,謹致衷心的感謝!我們在編寫中雖盡可能地作了力所能及的努力,但書中疏漏甚至錯誤之處一定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修訂再版時得以改正提高。
編著者
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