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你的習慣改變的是地球的命運!(1)(3 / 3)

以2009年為例,從小年夜到初五,總共就有接近1700多萬輛車次在國道上跑,初三當天甚至就高達300萬車次,幾乎是國道設計流量的1.5倍以上,也無怪乎縱貫南北的兩條高速公路,再次或為國道停車場。

若以2009年春節的國道流量計算,假設每輛車至少都開100公裏,再乘以每公裏排0.22公斤二氧化碳。台灣人從小年夜到初五,光開車就排放了約37.4噸的二氧化碳,等於多砍了1公頃的森林。

當然交通工具的碳排,隻是旅行時汙染的一部分,另外還包括住宿、遊憩及飲食等等,也都會產生多餘的碳排。

對很多人而言,不論是例行的跨海探親行程,或是利用假期駕車造訪朋友,旅行各地所帶來的人生經驗,與隔著旅行書籍或旅遊網誌還是大不相同。因此與其為了減碳足不出戶,到不如采用其他方式來減少碳足跡。比如說,若是在拙遊前,不忘呼朋引伴把車子塞滿、住旅館時能自備盥洗用具,減少使用飯店一次性商品,都是很好的嚐試。當然,最好還是能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如果出門前還訂得到票的話。

想去地球的哪個角落體驗生命呢?在化石燃料仍主宰我們生活的今日,出門時每輛車多坐一個人,每個家族出遊時少開一部車,這些小小的努力,都能讓旅行的充實感,少些建築在地球的痛苦之上!

飛行的低碳方案

為了要改變民眾的飛行習慣,國際上以價製量似乎仍是主要思維。像歐盟就已將開始征收飛行碳稅,並已提案將飛行與海運業的碳排,列入下一階段碳排放限製及交易的範圍,預估將會使機票價格上漲千餘元台幣。

出國總難避免會需要搭飛機,不少人是用買碳彙的方式,來補償自己搭飛機。比如說從台北到香港來回約排1噸多的二氧化碳,可上ClimateCare、CarbonFootprint等碳補償公司的網站購買碳排放額,每噸碳約值台幣400~1000多元不等,他們會把你刷卡的錢拿去種樹,或是投資再生能源。

目前有些航空公司,除了鼓勵乘客買碳彙外,也提供飛行裏程換樹的服務。至於新西蘭航空、維京航空等公司,正試著用生質燃料推進航空器,若未來能解決生質作物引發糧荒的爭議,或許將會帶來一場飛行革命。

不過也有環保團體反對此概念,認為這等同於買贖罪券,且代表隻要付錢就可以繼續汙染。但我不認為買碳排放額的觀念就應自此打住,而是應讓旅行的外部汙染成本,可以實際反應在旅費之中,並讓消費者自己去作決定。

綠色旅遊救地球

聯合國在2006年就公布《負責任的旅行手冊》,裏頭提出若前往在有火車可以到的地方,請盡量以火車取代飛機;去山裏旅行不要點海魚吃;自己攜帶盥洗用具,而不使用飯店提供的拋棄式商品;續住飯店不要求換洗毛巾、床單等等。即使遵照這些指示,相信旅行品質不會改變太多,但卻能幫助旅館業者降低碳排放量。

而一些關心環境的旅館業者,自己也開始在努力,像裝設熱泵作為溫水泳池熱源、采用冰水主機降低尖峰時段用電等。加拿大已有旅館花錢幫房客買碳排放額,把他們住宿期間製造的碳給抵銷掉。在英國,則有旅館正規劃一棟可完全回收的旅館,讓旅客不需額外負擔寢具的碳足跡。

台灣環保署在2008年時,首度舉辦環保旅館票選,並希望藉由評選的過程,建立台灣自己的環保旅館標章。目前像不主動提供拋棄式盥洗用品、讓續住房客決定是否需要換床單等,已成為獲選旅館的普遍做法。

負責任的綠色旅行Stepbystep

如何打包?

記得帶盥洗用具、餐具、多個購物袋。

如何前往?

盡量乘坐大眾交通運輸係統,或是多人共乘。搭飛機以電子機票取代傳統機票。

如何住?

盡量選擇環保旅館,並把旅館當成自己家,不要因為住旅館就把電視開整夜、空調開最大。

若是多住一夜,要求不必換床單及毛巾,某些旅館會在打掃完畢後主動幫你打開空調,請告訴他們不必如此貼心。

如何吃?

盡量選擇當地食材或是本地人開的餐廳,在山裏不要點海魚,住海邊不要點山產。盡量使用自己的餐具及手帕。

四、我們需要做的一些事

見到誘捕動物的索套、夾子、籠網,果斷拆除

不久前,一批誌願者在東北虎的棲息地進行了一個名為拆套行動的保護措施,原因是一些謀財害命之徒在老虎出沒的林區布設了很多鋼絲套,導致老虎等動物屢屢慘遭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