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古樹名木
據報載,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參觀北京天壇公園時,曾經對著公園裏古老的側柏樹林大發感慨:“以美國的科技實力,我們隻需要很短的時間就完全可以複製出你們的寰丘和祈年殿,但複製這些古樹,卻必須用上千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古樹名木是一種活著的文物,是自然遺產,也是活的基因載體。研究古樹名木對了解古代氣候、水文和生態環境都有重要意義。在我國,每個省份都分布有數不勝數的古樹名木。這些曆盡滄桑的大樹,是中華民族悠久曆史的見證和象征,也是大自然頑強生命力的體現。
為了保護古樹名木,各地先後出台了地方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並為古樹名木建立了“戶籍”和檔案。您如果想知道家鄉附近古樹名木的詳細情況,可以向當地林業或園林部門去了解,您一定會因此而激起更強的環保意識,也更為家鄉驕傲。
五、你選擇生態旅遊了嗎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特別顧問、墨西哥專家豪·謝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在文章中使用“生態旅遊”這一概念。它不僅被用來表征所有的觀光自然景物的旅遊,而且強調被觀光對象不應受到損害,是在持續管理的思想指導下開展的旅遊活動。隨著經濟的增長、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一方麵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時,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卻麵臨下降的威脅,廣大旅遊者對回歸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風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與日俱增;另一方麵,卻麵臨著許多旅遊區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汙染和破壞的被動局麵,有些旅遊區的環境和生態汙染十分嚴重,影響了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因而,如何使旅遊業的增長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怎樣既發展旅遊業,又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既開發旅遊資源,又保證持續利用,諸如此類的問題迫切需要尋求新的解決方法和應對措施。因此,生態旅遊這一內涵豐富的概念便應運而生了。
在世界上,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具備開展生態旅遊的條件。目前,野生動物資源使非洲成為世界生態旅遊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尤其是南部非洲的肯尼亞、坦桑尼亞、南非、博茨瓦納、加納等國已成為當今國際生態旅遊的熱點地區。在地處亞馬遜河流域的哥斯達黎加、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魯、智利、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也是生態旅遊較發達的地區。在亞洲,印度、尼泊爾和印度尼西亞以及馬來西亞是最早開展生態旅遊活動的地區。此外,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生態旅遊也有所發展。這些地區和國家開展的主要生態旅遊活動有野生動物參觀、原始部落之旅、生態觀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賞鳥、動物生態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參觀等。
我國的生態旅遊是主要依托於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1982年,我國第—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將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此後,森林公園建設以及森林生態旅遊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這時候開發的森林旅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遊,但是為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在國內,開放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有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遊開發較早、開發較為成熟的地區主要有香格裏拉、中甸、西雙版納、長白山、瀾滄江流域、鼎湖山、廣東肇慶、新疆哈納斯等地區。按開展生態旅遊的類型劃分,我國目前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1)山嶽生態景區,以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為代表。(2)湖泊生態景區,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為代表。(3)森林生態景區,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為代表。(4)草原生態景區,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5)海洋生態景區,以廣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6)觀鳥生態景區,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等為代表。(7)冰雪生態旅遊區,以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8)漂流態景區,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9)徒步探險生態景區,以西藏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雅魯藏布江大峽穀等為代表。
六、怎樣做到低碳旅遊
據世界旅遊組織預計,我國到2020年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國家和世界第四大遊客來源國。不過,如果旅遊者數量過多,超出旅遊地環境的承載能力,那麼,旅遊業會對環境產生難以恢複的負麵影響。因此,我們提倡低碳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