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交織,作惡後天良又未全然泯滅。這種千古的懺悔,是一支撕心裂膽的淒涼號角,提醒著後人:邪惡所毀滅的不隻是受害者,還有害人者本身。
到格嘎了,這是此行的最後一站。格嘎是個靠南峰很近的小村莊。從這裏到登山隊大本營,要盤山穿林,沿著大峽穀攀走十多裏路。騎馬很艱難,隻有步行了。
村裏的人們好像早已知道了我們的到來,汽車剛一停穩,便出來了幾十個鄉民,爭先為我們背物資和行李。這裏的鄉民是門巴族和珞巴族。村口,是一個氣勢很宏大的瑪尼堆,密密的經幡旗飄蕩在高高的經柱上。下車後,我們繞著瑪尼堆轉了一圈,然後把手中的那個小包打開,向著瑪尼堆,把煙、糖、信件擺好……這是為山上的藏族隊員祈福。
我抬起頭來,望著麵前的南迦巴瓦峰;再低下頭去,望著峰下舉世聞名的雅魯藏布江大峽穀。
雪山、峽穀、大江、森林,浩然驚天的一派巍然大氣,充塞在天地之間。
南迦巴瓦,似一柄倚天的銀劍,寒光凜凜,白燦燦的淨雪披在劍身之上,是在等一位天神般的武士嗎?
走出格嘎不遠,翻過一座林坡,就聽到前邊傳來了嘩嘩的水聲。那是從山上的雪嶺大峽穀裏傾瀉而下的雪水。清澈的雪水湍急而下,擊在山石上似噴珠濺玉,又像一條急不可耐的白龍,一頭撲進雅魯藏布江。越過這條深澗,再拐過一道林彎,浩浩蕩蕩的雅魯藏布江就在腳下了。這裏的海拔最低,不到2000米,側身仰起頭,再次望著此時似乎已懸在天上的南迦巴瓦峰,不知為什麼,我的淚水一下子就流了下來!是欣喜?是激動?是驚愕?是,又都不是,那是一種實在無法說清道明的感覺和衝動。隻覺得,猛然找到了很久以來都在苦苦尋找的東西……這一刻,是我43年人生曆程中從未有過的震撼。它為何一下子照亮了我的一生,我所走過的每一行腳步?一生有此,足矣!盡管,一下子我還解不開它施給我的點化,但它融進我的生命中了。我將永世與它相契相合。它注定是我一生的財富。
我將珍藏這一刻,還有這一刻裏悟出的人、人生和生命的輝煌與悲愴。
從我的身邊一直插上山的經幡,正嘩啦啦地飄動著。
經幡每翻飄一次,便是風在默念一遍經文……關於南迦巴瓦,當地藏民中有兩個截然相悖的傳說,這兩個傳說我都很喜歡。一個傳說是,她是神山,天上的眾神常常來此聚會。虔誠的人到這兒來朝拜和祈禱時,能見到山頂的神宮仙闕。所以,南峰在米林地區乃至整個藏區人民的心目中,是無比神聖的,是一座雄鷹也要頂禮膜拜的守護神式的神山。另一個傳說是,南迦巴瓦是一個無比邪惡的神。他和同胞弟弟加拉白壘一起長大,看到善良的弟弟才華出眾,深受人們愛戴,他妒火中燒。一天,這妒火再次煎熬著南迦巴瓦的心,他忍無可忍,便親手殺死了弟弟,把屍體扔進了雅魯藏布江。可劍一落地,他後悔了,這世上,再也不會有這個唯一的親人了。神懲罰了他,他甘願接受這懲罰,就化作了南迦巴瓦峰,永遠站在弟弟葬身的雅魯藏布江邊,終日悔霧蒙麵,淚雨綿綿地做著千古懺悔。
我望著江對麵的加拉白壘峰,果然就看出了它的默然之冤,冤中含著一種痛心和氣度,頭是仰著的;再回首南峰,南峰此時顯出的卻是撐天依地的悲苦,探出的頭,是乞求和悔恨……這兩個傳說,呈現的才是一個立體的活生生的人類的悲劇。善惡交織,作惡後天良又未全然泯滅。這種千古的懺悔,是一支撕心裂膽的淒涼號角,提醒著後人:邪惡所毀滅的不隻是受害者,還有害人者本身。
這片神奇的西部雪域,時時都在向我們暗示人生的真諦。有人說雪山是一片淨土,那“淨”,也正在這裏。“淨”的根基是“自然”,不虛偽,不粉飾,不裝模作樣,更不會泯滅了天良。
俯在自然之懷裏,人類應該有這種輝煌的悲愴,更應該領悟這種輝煌的悲愴。
“南迦巴瓦”是藏語,意思是“天上掉下來的石頭”。著名的藏族史詩《格薩爾王》的“門嶺之戰”中,就提到了南迦巴瓦的名字。後來歸降格薩爾的薑國少主拉玉在他的《山頌》中,把南峰描繪成“一支閃閃的長矛直刺雲天”。南峰位於藏東南部米林、墨脫、波密三縣交界地,在喜馬拉雅山脈的最東端與橫斷山脈的銜接處,地質構造十分特殊。它處在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碰撞、結合的東北端,形成異常險峻的複雜地形。南側是海拔7043米的乃彭峰,西坡至乃彭峰西側形成陡峭的斷壁,布滿大大小小的雪崩槽。南峰峰體被斷層分割成的塊狀強烈隆起,西南坡坡度在50度以上,上下相對高差達1100米。東南坡是一個斷崖三角麵,覆蓋著厚厚的積雪,構成三條大的峽穀冰川。是頻繁不斷的雪崩養育著這三大冰川。舉世聞名、幽深陡峭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穀緊依南峰腳下,印度洋的暖濕水汽順江而上,使得這裏雨量大,氣候多變,給雪崩的形成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大的雪崩浪濤過後,帶動大量的積雪從陡崖上跌落,又形成大雪瀑和流雪。而這“白色死神”恰恰是登山者的天敵。這裏還是地震多發區,一年內僅有感地震就有數次之多。最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8月15日,這裏發生了8.5級的察隅大地震,南峰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穀周圍的村莊全部被毀,有的村莊竟被直接拋入江中。地震引發的山崩、滑坡,曾造成河穀阻塞,江水斷流。在墨脫、亞讓等地,雅魯藏布江下遊的山地上,至今能看到山崩滑坡形成的斷崖和數米高差的地裂縫。所以,無論從地質、冰川、氣候、動植物等學科看,還是從登山方麵看,南峰已成為世界科學界與登山界關注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