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唱給雅魯藏布江(1 / 3)

登山是隻屬於勇敢者的事業。勇敢,是人類生活的一種勇氣和自信,缺少了它,這也怕那也怕,人不就成了軟骨動物了?怎麼去講開創人類自己的明天?

出拉薩了。

穿越拉薩河大橋了。

向東,向東,此程千裏!

我一次次探出越野車的車窗,把手伸進這高原的風裏。

太陽還沒有出來,天已藍得令人心醉。鷹!高原的藍天下見到的第一隻鷹!那是這片土地上的神鳥。

興奮,期待,未知的神秘感,以及第一次進山對於喜馬拉雅自然萌生的恐懼,一下子全融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什麼感覺呢?—飛!你自由自在地飛翔在浩瀚的藍天裏,心,一下子變得也像藍天那麼闊大深遠了。鷹,你就是那隻鷹!

飛翔在世界屋脊上的鷹!

腳下,頭頂,身邊,是喜馬拉雅,是喜馬拉雅!我們,正穿行在她的懷裏。這就是她嗎?她從才旦卓瑪的歌聲裏,從電影《農奴》中強巴的身邊,甚至從我童年的地圖冊上,忽的一下子就飄來了,悄無聲息地靜靜地落在了我的眼前。我甚至還未準備好,就迎來了這個心慕已久的戀人。

車走著走著,前麵的路邊有人在晃動著什麼,好像在攔車。那人手中的東西很怪,毛茸茸的,呈柱形。司機群央向他搖了搖手,沒有停車就走了。我問群央:

“他手裏拿的是什麼?是不是要搭車?”

“不是搭車,是要賣他手裏的雪蓮。”

雪蓮?這就是雪蓮?使人難以置信!這麼難看的東西,竟會是雪蓮?

印象中的雪蓮有潔白如玉的大花瓣,閃著一種聖潔的美麗之光。而這個棒槌形的東西,竟也是雪蓮?原來,看似美麗的那種,是新疆的天山雪蓮;而這種,就是喜馬拉雅雪蓮。喜馬拉雅雪蓮看上去並不大好看,卻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西藏的一寶。

有意味的是,所有靠近雪山居住的藏民,都從來不動雪蓮,認為那是山上的聖花。

一位山邊的藏民告訴我,因為雪蓮生長在終年不化的冰山上(一般生長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雪線上),所以,采到它往往要冒生命危險,它是一種生死花。它的聖潔,不在表麵,而在內心……生死花。有些哲理的意味。悟的是生?還是死?

人,支撐著生死的,就是愛情。這愛情的內涵當然是寬泛的。

登山者,必是這“情種”。

登山運動起源於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誰也想不到這項運動最初的起源會與愛情有關。法國、意大利等國境內的阿爾卑斯山上,生長著一種非常漂亮而奇特的野花。它的花、葉、莖都是黃綠色的,當地人叫它“埃德萊華斯”,也叫高山玫瑰。因為它隻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上,紮根在向陽的岩石縫裏,所以很難得到它。姑娘們都十分喜愛這種花,每當小夥子來求婚時,姑娘就說:“你要是真心的,就去給我采一朵高山玫瑰來看看。”這是一種考驗,考驗小夥子的膽量和勇氣。山太高,花又長在懸崖絕壁上,要登上山去僅有膽量不行,還要有登山的技能。於是,那裏的小夥子都成了登山的能手。他們將冒著生命危險采來的花獻給心上的姑娘,如果姑娘接受了,就算應下了婚事。這種花,就成了“幸福和愛情之花”。

多有詩意的來曆啊!登山,是為了愛,為了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登山這項事業,是人類熱愛生活、追求生活的事業。當然,它需要付出代價。

世界的登山運動發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了。我國的登山運動起步較晚,約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1957年,剛剛誕生不久的我國第一支登山隊攀登四川境內海拔7556米的貢嘎山。隊長史占春帶領五名隊員成功登頂後,下山途中遇到了可怕的暴風雪。挖雪洞過夜已不可能了,那將凍死在雪中。於是,全隊決定三人一組強行下撤。這時暴風雪呼嘯彌天,而且雷電交加,卷起的飛沙走石使人睜不開眼。再加上冰坡陡峭,行路倍加艱難和危險。史占春所帶的結組走在前邊,突然,一位隊員腳下一滑,向冰坡下的峭壁滾去。老史和另一位隊員也被帶著翻下了山去。這是最危險的滑墜,如果險情得不到遏止,三人都將墜入2000多米深的懸崖。老史在向下翻滾時,突然發現胸口下是一塊裸露的岩石,便不顧一切地奮力死死抱住。岩石劃破了他的前胸,但三人終於停止了下滑。而這時,最先滑下的那位隊員已經吊在了懸崖下。兩人剛剛把這個隊員救上來,猛一抬頭,隻見師秀等另一結組的三人也從山頂飛快滾落下來,就在一瞬間,便從岩石的缺口處墜入了懸崖。那是約有600多層樓房深的山下。三位戰友,壯烈犧牲。登上貢嘎山,是我國登山隊第一次取得的較大成功,也是第一次遭受這麼巨大的損失。登山隊歸來後,當時在國家體委內外,都有一些人認為這項運動太危險,而且勞民傷財,得不償失。而當時的國家體委主任賀龍卻提出:“先開慶功會,再開追悼會。”要開創一項事業,必須要有犧牲精神。登山會麵臨種種危險,正像人類麵臨各種艱難和危險一樣,但如果因為危險而放棄了這項事業,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