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療法作為中醫藥學重要內容之一,因其毒副作用小、服食方便、療效確切等優點,一直以來都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和歡迎。曆代醫家尤其重視兒科病症的飲食療法,相關敘述頗多,散見於多種醫籍中。
小兒免疫係統尚未發育成熟,抵抗力低下,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通常要經曆一個多病的時期,需要家長在飲食上加以精心調理。小兒患病之後,消化係統的反應比較明顯和敏感,輕則食欲不振,重則嘔吐腹瀉,甚至出現脫水和消痩,常常會使家長焦急不安又束手無策。適當的飲食調養既可以增加營養又可以調治疾病,是小兒容易接受的一種輔助治療手段。
為了幫助家長安排好患病兒童飲食,作者編寫了《兒科病調養食方》一書。書中介紹了多種小兒常見疾病的飲食療法,包括小兒發熱、小兒肺炎、小兒腹瀉、小兒腹痛、小兒厭食、小兒便秘、小兒寄生蟲病、小兒夜啼、小兒遺尿、小兒汗症、兒童多動症等。書中的飲食療法方、方、法、效、的則以病統方,便於讀者查找。
最後應當指出的是,飲食療法隻是一種輔助治療方法。小兒患病之後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必須在明確診斷和接受正規治療的基礎上,再選擇適當的調養食方。特別是在出現急症、重症的情況之下,家長切切不可單純依賴調養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