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是小兒疾病常見的症狀。通常以小兒腋下體溫37°C-38°C為低熱,38°C-39°C為中度發熱,39°C-41°C為高熱,超過41C為超高熱。發熱的原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感染性發熱是人體對感染的一*種防禦反應,最為常見。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一出現發熱就要作退熱處理,一般隻在高熱(腋下體溫39°C以上)才作退熱處理。高熱可使小兒頭痛、身痛、乏力、食欲不好等,為了減輕不適症狀,可給孩子進行退熱。退熱方法有物理降溫法和藥物降溫法。
物理降溫方法降溫速度較慢,但對孩子的身體沒有任何副作用,是一種較安全的降溫方法。用溫水手放在水中感覺不冷不熱,其溫度在38°C-41°C)蘸濕毛巾,擰得稍幹後,擦脖子、胳膊、前胸、後背、大腿等部位。位於肘窩、腋窩、頸部的大血管部位多擦幾下,以微紅為適度。這樣,水的蒸發可帶走大量的熱,起到降溫的作用。將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孩子腦上,可起到降低體溫、保護大腦的作用。
用於退熱的藥物很多,臨床上一般是孩子體溫達到38.5°C才給予退熱藥。常用的退熱藥有泰諾、百服嚀等。退熱藥通常由阿司匹林、咖因、非那西丁等合成,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刺激胃黏膜、影響食欲、引發貧血、損害肝髒和腎髒。有的還可引起過敏反應。使用退熱藥物要慎重,如果連續用了一天體溫仍上升,要迅速就醫。一次用量也不可過大,應嚴格按孩子的體重或年齡服用。
小兒發熱需臥床休息。室內環境安靜,溫度適中(18°C-25°C)、通風良好。衣被不可過厚。如果出汗多,要及時為孩子更換幹淨衣服,並用溫水擦洗,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汗腺阻塞。
發熱時呼吸決,蒸發的水分多,因此要及時補充水分。多喝水還可促使多排尿,有利於降溫和毒素的排泄。最好飲用溫開水,也可選用淡鹽開水。
孩子發熱時,新陳代謝加快,營養物質的消耗大大增力卩,體內水分的消耗也明顯增加。同時,在發熱的時候消化液的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慢,消化功能明顯減弱。因此,小兒發熱時的飲食安排必須合理。
小兒發熱時應供給充足的水分,補充大量維生素和無機鹽,供給適量的熱量和蛋白質。飲食應以流質和半流質飲食為主。高熱病兒應大量補充水分,飲食以流質為主。嬰兒發熱期間,無論是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均應停止一切輔食,待病情好轉後再恢複。如已斷奶小兒,可食用牛奶、米湯、藕粉、豆漿、蛋花湯、肉汁、果汁等流質食品。飲食宜少量多餐,減少胃腸負擔。體溫逐漸下降後、即改為半流質,如粥、麵、雞蛋、肉末、雞末、碎菜等。到完全恢複正常體溫後,可改為原來膳食。小兒發熱並伴有腹瀉時,應考慮減輕腸道負擔,將每日的食品攝入量適當降低。如用母乳喂養的嬰兒,應減少喂哺時間來控製奶量,或將兩次喂奶的間隔時間拖長。如人工喂養的嬰兒,則可根據腹瀉的程度,將牛奶衝淡,或改用脫脂牛奶等。
(1)雪梨漿【組成】雪梨3個。
【製法】將梨切成薄片,去核,用料理機攪拌成漿液後,加入適量的涼開水即成。
【服法】代茶飲。
【功用】清熱止渴。
【調治】小兒發熱。
(2)香蕉蘋果汁
【組成】香蕉1個,蘋果1個,檸檬汁20克,冰水適量。
【製法】將蘋果去皮,榨汁待用;選用皮有點發黑的香蕉,去皮榨汁待用。把蘋果汁、香蕉汁混合,加入冰水攪拌後,加入檸檬汁即成。喜甜的可加些糖漿。
【服法】代茶飲。
【功用】清熱解毒。
【調治】小兒發熱。
(3)西瓜飲
【組成】西瓜1個。
【製法】西瓜洗淨,切塊擠汁。
【服法】代茶飲。
【功用】清熱解毒。
【】小兒發。
(4)五汁飲
【組成】梨汁、荸薺汁、鮮蘆根汁、麥冬汁、藕汁各等量。
【製法】將等量的梨汁、荸薺汁、鮮蘆根汁、麥冬汁、藕汁和勻。
【服法】涼服或燉溫服,每日1次。
【功用】清熱解毒。
【】小兒發。
(5)二豆西瓜皮飲
【組成】赤小豆20克,綠豆30克,西瓜皮60克。
【製法】以上3味洗淨,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水煎湯。
【服法】代茶飲,每日2-3次。
【功用】清熱解毒。
【】小兒發。
(6)水果奶酪
【組成】水果10克,酸奶酪20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水果(桃、草莓、蘋果、橘子等均可)切碎,放入容器內用勺子背研碎,然後力卩入酸奶酪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後,加入少許蜂蜜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