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以米拉波和自己為例,
說明偉大人物都得依靠大眾成就自己的事業)
我早先給歌德送去了一件在英國雕刻的杜蒙肖像
[]
,他看來挺感興趣。
“我經常反複觀看這位傑出人物的肖像,”今天傍晚我去看歌德時,他說,“一開始有些令我反感的地方,不過我把它歸咎於藝術家的處理;人物的麵部表情被他刻的太硬、太深了一點。可是我把這極富個性的頭顱注視得越久,便越來越少僵硬的感覺,直至最後完全消失了;這時候,從深色的背景上凸現出來的是一張充滿寧靜和仁愛的臉,一張睿智、高雅而溫和的臉;一位聰明、善良、為大眾謀幸福的人,通常就是這個模樣;看著這模樣,讓人心裏覺得寧帖。”
隨後我們談起了杜蒙,特別談到他寫的有關米拉波的回憶錄
[]
。在這些回憶錄中,杜蒙揭開了米拉波左右逢源的秘密,讓人看見他如何善於利用各式各樣的勢力,並且指名道姓地講了不少才智之士曾讓他動員起來實現自己的目的,他則用這些人的力量幹自己要幹的事。
“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書比這部回憶錄更有教育意義啦,”歌德說,“透過它,我們窺見了那個時代最隱秘的角落的深處;通過它,米拉波奇跡在我們眼裏變得自然了,而這位英雄卻並未因此喪失他的任何一點偉大。可現在法國的報刊上出來了一些個評論家,對此他們另有高見。這些個好人認為,回憶錄作者企圖毀掉他們的米拉波,因為他揭開了米拉波超人一般的行事的秘密,並且還把迄今單獨歸在米拉波名下的豐功偉績分了一部分給其他人。
“法國人把米拉波看作為自己的大力神赫庫勒斯,而且也完全正確。隻是他們忘記了,即使一尊巨無霸雕像也得由許多部分構成,即使古代的赫庫勒斯也是個集體性存在,這位大力士既承擔著自己的業績,也承擔著他人的業績。
“不過歸根結底,我們全都是集體性人物,你願意也罷,不願意也罷。要知道,我們真真正正能稱做我們自己固有的東西,財產也好,品格也好,是何其的少啊!我們全都須要吸取和學習,既向先輩們學習,也向同輩們學習。即使是最偉大的天才吧,如果完全憑借自身的天賦,也不會有大的出息。可是許多很優秀的人偏偏不明白這點,老夢想著要獨創,結果便在黑暗中摸索了半輩子。我曾認識一些藝術家,他們自詡沒有任何的師承,一切一切全靠自己的天才。我斷言,這樣的一位藝術家隻須沿著這間屋子的四壁走一圈,匆匆將我掛在牆上的大師們的素描瞅上一瞅,如果他確實有些天才的話,那他在離開時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一個更加高明的人。
“總而言之,除了吸取外界資源並用其為我們的崇高目的服務的能力和意願,我們身上還有什麼優點呢?請允許我講講自己,直言不諱地說出我的感受。在漫長的一生中,我確實做了一些事情,完成了一些的確可以引以自豪的作品。可是老老實實地講,除了看、聽、辨別和挑選,以及用自己的心智賦予所見所聞以生氣並將其藝術地再現的能力和意願之外,我沒有什麼真正自己的東西。我的作品決不能僅僅歸功於我個人的聰明才智,而要歸功於千千萬萬我意外的其他人,是他們給我提供了寫作的素材。我僅僅是收獲別人為我播種的東西,如此而已。
“歸根結底,是憑自己的天賦獲得到什麼或是從別人那兒獲得什麼,是通過自己獲得成就或是通過他人獲得成就,這樣的問題毫無意義;關鍵在於,你得有強烈的意願,並且具備實現自己意願的能耐和毅力;其他一切全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