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有許多父母也在為自己的孩子設限。我們常聽一些父母親說:“你要乖,不要亂動,要聽媽媽的話。”“按我說的去做,沒有錯。”“我們當初是這樣做的……”“你看看人家孩子是怎樣做的。”
孩子淘氣玩耍被批評,有了離奇的想法被駁斥,異於常人的舉動被規範……於是,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慢慢地消失了,無拘無束的幻想沒有了,強烈的好奇心泯滅了,一舉一動像個“小大人”一樣,有的甚至成為了父母的影子。
我們的父母就像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一樣,給孩子在地上畫了一個圈,告訴孩子不允許邁出去,否則就會有危險。孩子每次走出了這個圈,我們都會把他重新拉回來,再畫上一個圈。多次以後,孩子發現自己總是不能出這個圈,就慢慢不再嚐試,每天隻是安心在圈子裏生活。這樣的孩子怎麼會走遠呢?
所以,父母一定要放開眼界,解放思想,不要人為的為孩子設限,要給孩子發展的空間。
首先,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限製孩子。
很多父母認為自己的人生經曆豐富,所以凡事都要替孩子做主,認為自己可以給孩子指一條明路,孩子隻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但無數事實表明,這樣做是錯誤的。
一個酷愛音樂的孩子,本來想考音樂學院附中,學作曲,但被父母拒絕了,父母認為學音樂沒有前途,為這事他曾和父母吵過。但是,多次抗爭無效,最後他隻得在父母的意願下選擇了一個他不喜歡的學校。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中考結束後,孩子從21層住宅樓的家中躍窗而出,結束了正處於花季的生命。
其次,不要用聽話去要求孩子。
“聽話”一直是我國評價孩子好與不好的重要標準。為什麼學校評選三好學生,多數是女孩,那些調皮的男生一直沒有市場?問題就在於聽話與不聽話,隻有按師長和家長要求做事的孩子才能得到認可。
專家認為,孩子有時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聽從父母的指令,這正是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如下的實驗:他對2歲至5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與沒有這種傾向的100名兒童追蹤觀察到青年期。結果發現前者有84%的人意誌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作出決定的能力。而後者僅有26%的人意誌堅強,其餘的人遇事不能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用聽話去要求孩子,往往剝奪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獨立空間,甚至無形中扼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最後,不要用自己的權威壓製孩子。
有些父母習慣於一言堂,喜歡高高在上,要求孩子對自己絕對服從,十分在乎自己的“權威”和“麵子”。孩子不服從就又打又罵,使得孩子沒有任何主見,凡是都要父母給出主意。
我們要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廣闊的空間。一位婦女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因為孩子把貴重的金表拆壞了,她狠狠打了孩子一頓,陶行知先生回答:你槍斃了中國的愛迪生。
我們要允許孩子做“白日夢”。科學巨匠愛因斯坦這樣說道:“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被過分限製的孩子隻會循規蹈矩,而循規蹈矩的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
沒有“不可能”
一句話教育
要讓孩子的人生更有價值,就必須讓他們有挑戰自我的勇氣。
1975年,當馬克獨自一人登上北美麥金利峰(五大洲高峰中的最後一座)時,不知為何腦海裏閃現出一個新的想法,就是乘狗拉雪橇穿過北極。
當馬克決定去北極以後,他打開地圖尋找通向極點的最短路線,最短距離大概是從日本最南端的鹿兒島出發,順著鐵路線到最北端的稚內,整個路程大概3000公裏。為考驗自己的耐力,他決定步行。他估算:按每天步行60公裏的速度,大概52天時間可以完成。
為了不讓自己因意誌薄弱而半途而廢,行前馬克特地通過記者向外界聲明自己要開創步行縱貫日本大陸的紀錄。聲明發表之後,吸引了很多報紙與電視台記者隨行采訪。最先步行的第一天,他的情緒高昂,早上6點就從駐地出發,一直走了30千米,休息了一會兒再步行了43千米。那天晚上他投宿在一個農民家中,可進門後連廁所都去不了,腳上都是血泡。待到第二天早上腰都直不起來。正當他想休息一天再繼續時,待在院子外麵的新聞記者們就七嘴八舌地嚷開了,這讓他隻好勉強地走出來,就算豁出命去也要走。後來這一天隻步行了5千米。第3天他咬著牙才走了7千米。等到渡過日本海峽進入本州之後,每天的步行就已保持在60千米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