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導——心理疏導,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3)(1 / 3)

很多時候孩子的自信就是來自人生中成功的體驗和記憶。“成功”對於孩子們來說,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壯舉,也不一定是顯赫的聲望。哪怕是一次勇敢地走上講台;或一番略有見解的陳述;或一個大膽的設想;或一張漂亮的圖畫。這些,都是孩子們的成功,都可以給孩子們帶來莫大的滿足感。因此,成功就在孩子的身邊,我們父母要多給孩子創造這樣的成功機會。

最後,父母要教會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

一個學習班曾對學員做過一次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問:“你最喜歡做誰?”結果絕大多數人都填富蘭克林、托爾斯泰、李嘉誠等名人,居然沒有一個人填自己。並不是說富蘭克林、托爾斯泰不偉大,他們有他們的偉大之處,但你也有你的偉大之處,此時此刻你身上正有許多別人希冀得到的東西。

平時要給孩子灌輸這樣的理念。任何人都有缺點和毛病,再偉大的人也不例外。當孩子自感不如別人時,就給他一張紙、一支筆,讓他把自己的優點寫出來,在寫的過程中,會感到原來自己有很多優點,無形中自信心就會增強起來。

一生要滾三次泥巴

一句話教育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就多給孩子一些“逆向關懷”,不要怕孩子經受挫折,不要再給孩子設置溫柔的陷阱,給孩子一些經受挫折的機會,讓孩子盡快成長。

在美國阿拉斯加國家動物園,由於人類的保護,這裏的鹿群既不必費盡心思地尋找食物,也不必擔心天敵來襲,生長繁殖得很快,可是不久,鹿群就出現了問題,體質下降,疾病增多,最後竟出現瀕臨絕種的危機。

動物園為此想盡了辦法,花費了很多人力物力,但是沒有什麼效果。後來一位管理人員建議,在動物園內引進了鹿群的敵人--狼。狼為了生存開始捕殺鹿,鹿群又一次麵對環境中的危險,無憂無慮的日子結束了,體弱多病的鹿先後被狼捕殺了。

但幾年後,鹿的數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大大增加了,而且鹿的體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為為了逃避狼的追殺,鹿群不得不拚命的奔跑,“惡劣”的環境反而拯救了鹿群。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動物保護中的“逆向關懷”。

這個現象給了人們很多的啟示,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麵。

如今的孩子們過著優越的生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萬事都由父母幫助解決,沒有什麼可以發愁的地方,就像鹿群生活在沒有狼的環境中,慢慢地變得越來越脆弱,吃不了苦,經不起風雨,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河南省某縣一名初三學生,因感到考入重點高中無望,趁同學們上晚自習之機,在宿舍裏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藥,幸好被同學們及早地發現,並送往醫院搶救,才保住了性命。

常熟市一名12歲少年在新學期開學的第二天,從自家6樓的窗戶跳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選擇跳樓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學習問題受到母親的批評。

山東某縣一名年僅8歲的女孩子,因為被鄰居懷疑偷錢而自殺。

某市的一名小學生因不能忍受老師的責罵而憤然跳樓自殺。

某男生因父親管教太嚴,一怒之下將父親砸死。

……

這樣的事例越來越多,給人們敲響了警鍾,我們的孩子也需要“狼群”,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應像動物保護一樣實行“逆向關懷”。

現在的孩子吃苦的機會太少了,也遇不到什麼挫折和逆境,孩子沒有了外界的壓力,就像鹿群沒有了狼的追逐一樣,內心很難強大起來,因此,現在多數孩子耐挫力差,對逆境的適應能力非常低,沒有承受痛苦的能力,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在未來的生活中成為失敗者。因此,要想讓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得讓孩子認識世界的複雜,學會麵對挫折,在挫折中磨礪自己,最終形成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培養出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堅強毅力。

日本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很注意對孩子的“逆向關懷”。

一家日本人到中國人家裏做客,其中,最小的日本孩子,抓起一隻生餛飩就往嘴裏塞。主人想製止,他的媽媽卻說:“別管他,這樣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小孩吃了一口,果然皺著眉頭吐了。另一個日本小孩跑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先是哭著求助,後見無人相幫,隻好自個爬了起來。那位日本媽媽說:“隻有讓孩子嚐試失敗,才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