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舟的父親胡厚培是武漢歌舞劇院的低音提琴手。父母給他取名胡一舟,意在希望他像一葉自由的小舟,快樂地去訪問人生的每個港口。然而,舟舟還沒有滿月,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愚型病症。
盡管舟舟是智障,可胡厚培還是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讓他接觸外麵的世界。吃早餐時,胡厚培會給舟舟兩塊錢,讓他自己出去買吃的,但經常是舟舟哭著跑回來。有幾次,12歲的舟舟竟然光著身子哭著回了家。原來,有的孩子欺負舟舟,還扒光了他身上所有的衣服。胡厚培夫婦傷心極了,但他們還是不願意把舟舟關在家裏,使他失去生活和快樂的權利。
一天,舟舟的母親張惠琴路過一家音像店時,發現一群人中不時地傳來鼓掌聲和喝彩聲。她走近一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來看似呆板的舟舟正在那兒進行音樂指揮,他的動作竟是如此的灑脫自如!突然,張惠琴心想自己不能把舟舟培養成大學生,為什麼不引導他向音樂指揮方向發展呢?當張惠琴興奮地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丈夫時,胡厚培十分讚同。
於是,張惠琴便從音像店買來《梁祝》、《卡門》、《拉德斯基進行曲》等曲子的磁帶,隨時播放給舟舟聽。而舟舟無論在哪兒,他一聽見音樂就會揮舞雙手指揮起來!
1999年元旦前夕,中國殘聯特地邀請舟舟參加殘聯舉辦的春節晚會。
在那次晚會上,舟舟將自己的音樂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受到錢其琛、吳儀、鄧樸方等領導人的好評。鄧樸方擁抱著舟舟,深情地說:“一切生命都是偉大的!”
可以說,沒有父母無私的愛和支持,舟舟最好的結果就是平安地度過一生,不會有現在生命的光彩。
所以,我們父母要做孩子永遠的支持者,要做孩子心中不滅的燈,時刻照亮他們的前程。
首先,父母要做孩子無條件的支持者。
孩子需要知道父母一直是愛他們的,不管他們在某一件事上是對還是錯,是成功還是失敗,必須做孩子永遠的支持者,不增加任何功利的條件。孩子隻有在父母的永遠的無條件的支持下,在家庭溫情關懷下,才可能放心的追求自己事業上的成功和人生的快樂與幸福。
其次,父母要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支持他。
孩子在失敗和挫折的時候,或者遇到困難沒有勇氣堅持下去的時候,心理和情感往往是最脆弱的,這時候父母要堅定地支持他,鼓勵他,可以用語言寬慰孩子,用微笑鼓勵孩子,用耐心傾聽孩子,有理解他們、支持他們的父母,孩子就會樹立自信心,飛向無量的前程。
最後,父母要用寬容的態度支持孩子。
有時候,孩子犯了錯,父母隻知道指責斥罵,卻忘了用寬容的態度支持孩子,結果使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醫學家史蒂芬·格雷,在醫學界取得的成就被世人所稱道。有一次,一名記者問他是如何取得這樣傑出成就的呢?他說:“這和母親對我的教育有關。”
格雷小時候,有一次嚐試著到冰箱裏拿瓶牛奶,結果他沒有抓牢瓶子,瓶子掉在地上,牛奶濺了滿地,母親聽到聲音跑進來,看到他正膽怯地站在那裏。母親不但沒有斥責他,反而高興地叫起來:“簡直是牛奶的海洋,太漂亮了,你是不是該到海洋裏去遊泳呀。”
格雷當然樂意這麼做,他坐在牛奶裏高興地玩耍了一陣子。
過了一會兒,母親說:“這個海洋是你製造的,現在你必須把它收拾幹淨。”他拿了一塊海綿吸起了地上的牛奶,母親幫他用拖把擦掉牛奶。然後母親又把奶瓶裏裝上水,放在冰箱裏,教他如何正確地拿到牛奶而不讓瓶子從手裏掉下來。格雷說:“這堂課改變了我的一生。”
可以看出寬容的支持,比沒有感情的責罵對孩子的震動和影響更大。
幫助孩子確立自己的優勢
一句話教育
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須按照它的形式去指導它,必須通過它這種形勢而不能通過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對他花費的苦心取得成效。
一隻木桶由許多塊木板組成,如果組成木桶的這些木板長短不一,那麼,這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人們把這一規律總結為“木桶定律”,也稱為“木桶理論”。
很多父母把這一理論應用到教育孩子上,要求孩子均衡發展,不能有任何短板,打造全能型孩子,無論語數英,還是音體美,都要求孩子有出色的表現,這樣做的結果,不但成就不了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木桶理論應用到孩子的教育上是有缺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