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燃燒的土地(2 / 3)

張鬆樵瞪大眼睛說:你認為和談有幾多希望?

肖老大兩手一攤說:黨部李主任說,關鍵是談條件。但是眼前日本人攻勢正盛,恐怕凶多吉少啊。

肖老大最後一句話再次令張鬆樵陷入難以掩飾的失望之中。很顯然指望和談是件靠不住的事,俗話說“遠水難解近渴”,更何況戰爭主動權不在中方而是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良久,張鬆樵恢複了往日的威嚴神情,他用一種決斷的語調吩咐肖老大說:去年首都陷落,我把部分備用機器運往四川,就是為了預防形勢惡化。本來我還想再等等看,但是眼下看來是不能再等了,等到日本人打到武漢就來不及了。你馬上動身往上江走一趟,把重慶那塊土地買下來,做好工廠搬遷準備。

“上江”是湖北話,湖北人自稱“下江人”,所以湖北以上的四川和重慶就統稱“上江”。其實早在去年“七七事變”剛爆發,未雨綢繆的張鬆樵已經親往上江地區的重慶和成都考察,沿途調查農村生產情況,收集商業情報,選取廠址和洽談購買土地等,同時還與民生輪船公司簽訂了整體遷廠的意向性合同。年初,張鬆樵又搶在其他同行之前,把少數備用機器和生產物資提前轉移到重慶。

然而台兒莊戰役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後方民眾,令他們歡欣鼓舞產生錯覺,以為勝利曙光將要升起,中日戰局將會出現一個根本性轉折。甚至還有國內報紙樂觀地預測說,日軍將會退回盧溝橋,停戰協議不日就要簽字生效,和平即將到來。於是張鬆樵又把重慶建廠的工作停下來,等待局勢轉變。不幸的是,他等來的卻是日機轟炸武漢以及前線戰局惡化的種種不祥之兆,他這才下決心重新啟動搬遷計劃。

次日一早,忠心耿耿的肖老大就登船出發了。

隨同肖老大一同前往上江的還有一群精明強幹的紗廠骨幹,他們統統都是被稱作“九頭鳥”的湖北佬,既有廠長幫辦(即助理)、采買,也有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當肖老大一行搭乘的小火輪慢吞吞地消失在煙霧迷蒙的長江深處之後,張鬆樵便多出一件心事,常常領著兒子登上黃鶴樓駐足眺望。長江煙波浩渺水天一色,“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詩人的千古浩歎令人遐思無限。我父親回憶說,當時他父親也就是我爺爺念叨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將來都走了,幾時才能再來黃鶴樓?

但是半個多月過去了,直到徐州戰敗,肖老大卻音訊全無。

3

就在敵人大舉進攻,抗戰局勢不斷惡化之際,一架中國政府專機從外地飛臨武漢,飛機上搭載的要人是蔣介石夫婦。

由於天氣惡劣,這架美國生產的波音客機遭遇強氣流幹擾,盤旋在武漢上空無法降落。機長報告說,接地麵緊急通知,飛機將改降九江機場。

蔣介石沒有說話,他始終表情嚴肅莫測高深,夫人宋美齡則緊挨丈夫身邊,不時向舷窗外張望,看得出有些擔心的樣子。機艙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因為熟悉蔣介石的侍衛人員都知道,這位大人物沒有表情的表情就是最嚴重的表情,所以他們個個小心翼翼躡手躡腳。

飛機改變備降姿態,機長大幅抬升機頭。飛機發出沉重轟鳴,欲奮力衝破氣流渦漩和厚重雲層的阻礙。一隻玻璃水杯跌落在地板上,發出粉身碎骨的刺耳聲音。乘客仿佛都被一隻恐懼的大手按倒在座位上,他們聽見飛機翅膀發出一陣令人心悸的抗議聲。

蔣介石依然正襟危坐,雙手拄牢手杖,對跌碎的水杯和惡劣天氣視而不見,好像飛機安危與己無關。對這位大權獨攬的統治者來說,如今令他身陷險境的不是天氣,而是戰爭,他的思緒還停留在剛剛視察過的徐州前線。確切地說,徐州戰事已經不可挽回,他剛剛向第五戰區發布了撤退命令。

可以預料,徐州全線撤退(不是戰敗)必將在危機四伏的國民政府中再次引發強烈地震。“七七事變”以來短短十個月,日本人占領半個中國,首都南京以及天津、北京、上海、石家莊、太原、濟南等大城市相繼淪陷,全國聲討責難之聲一片。不僅那些居心叵測的反對派和倒蔣勢力連連發難,就連堅決支持抗戰的正義人士也痛心疾首地質問:照此下去,再有十個月,我泱泱中華豈不被彼蕞爾小國滅亡?

蔣介石臉上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來。

他是個職業軍人,準確說是個軍人政治家,從不懼怕戰爭和武力威逼。他懂得戰爭此消彼長的奧秘,打仗不是做算術,一加一並不一定等於二。日本人十個月占領半個中國就等於二十個月一定占領全中國嗎?非也,那不過是別人用以反對他的借口而已。

回顧抗戰來的風雨曆程,真可謂一波三折,個中內幕外人難以知曉。抗戰爆發之初,國際社會出麵調解,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來回穿梭於東京和南京之間。經過反複斡旋於去年十一月達成四條秘密《停戰協議》:一、承認滿洲國,締結防共協定;二、取締反日排日活動;三、廢止自由飛行及冀東特殊貿易;四、中日雙方軍隊退回“七七”事變前的停火線。連當時看過協定內容的“親日派”領袖汪精衛也大惑不解:如果隻是這些條件,真不知日本為何要開戰啊?

中日停戰近在咫尺。

隻有蔣介石心中清楚,談判桌上的成果來自戰場,因為日軍在上海地區遭遇前所未有的頑強抵抗,“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神話破滅,說明阻止甚至挫敗日本侵略並非完全沒有可能。但是在外交談判緊鑼密鼓地進行,停火協議眼看就要簽字生效之際,淞滬戰場形勢卻急轉直下,日軍在杭州灣登陸成功,直接導致守軍全線潰敗和首都南京陷落。軍事勝利令日本人的狂妄野心膨脹到頂點,他們不僅大大抬高停戰要價,重新修改前四項條件,還增添“華北、內蒙自治”和“償付巨額戰爭賠款”兩條。德國陶大使隻好悲觀地表示,國民政府……不可能接受如此苛刻之停戰條件。

外交談判破裂,戰爭繼續的結果就是徐州會戰再次以中國軍隊全麵失利而告結束。

飛機終於衝出雲層,擺脫強氣流幹擾,飛行變得平穩起來。乘客紛紛鬆了一口氣,機艙裏開始有了竊竊私語的嘈雜聲。侍從室主任林蔚將一份急電呈送委員長,電報是四川省政府代主席王讚緒和川康綏靖行署主任鄧錫侯聯名發來的,大意為四川後方一致熱烈歡迎中央政府入川抗戰,但是因為巴蜀之地交通閉塞經濟落後,加之民眾愚昧負擔沉重,一時難以接納數量巨大的政府機關和內遷人員入川,懇請中央體諒苦楚,給予足夠時間,暫緩入川雲雲。

蔣介石嘴角輕輕顫動幾下,說明他內心有了幾分怒氣,但是他並沒有表露出來,隻是簡短指示:回王、鄧電,務請諸公以抗戰大局為重,從速做好中央政府遷都準備,切望萬勿延誤。

年初,“四川王”劉湘病死武漢,蔣介石錯誤判斷形勢,以為四川群龍無首,迫不及待地任命張群入川主政。不料四川諸侯聯合抗命,群起抵製張群入川,迫使蔣介石不得不取消任命。而今國民政府滯留武漢,遲遲不能遷都重慶,正是雙方僵持不下,四川方麵一再借故拖延的結果。

林蔚小心地說:四川方麵放言,如果中央派員強行空降,當以槍炮候之。

蔣介石冷冷地說:孫猴子能逃出如來佛手掌心嗎?你先把電報發出去,壓一壓他們再說。

事實證明,地方軍閥那些烏合之眾遠不是蔣介石的對手,不久之後委員長采用封官許願和暗中分化的謀略瓦解了四川人的槍杆子聯盟。到抗戰結束,蔣介石基本上削平西南各省軍閥勢力,在抗戰的名義下完成第二次統一全國的“北伐戰爭”。

抗戰的核心問題依然是領導權問題。隨著戰場上一敗再敗,國民黨內部裂痕四現矛盾重重,蔣介石鐵腕統治一再削弱。以副總裁汪精衛為首的“親日派”空前活躍,他們聯合各方勢力積極活動,虎視眈眈伺機奪權,不難預料,一旦徐州撤退的消息公開,反對派一定會抓住機會大做文章。自國民政府建都南京以來,蔣介石兩次被迫下野都是他的政敵汪精衛積極“倒蔣”的結果,雖然委員長最終渡過危機重返政壇,卻也威信大損不得不有所顧忌。

問題是當前日本人攻勢猛烈步步緊逼,必欲置國民政府和他本人於死地,如果此時汪精衛再次發動黨內政變逼他下野,他這個三起三落的委員長還有機會起死回生嗎?

飛機在雲霧中穿行,舷窗外麵的雲層逐漸稀薄起來,雪白的雲絮像羊群一般向後掠過。心事重重的蔣介石仍在自己的思緒裏。

國民黨原本是個中西合璧的大雜燴,“三民主義”就是滋生黨內鬥爭的最大溫床。從某種意義上說,黨爭甚於戰場,黨內敵人比公開敵人更危險,更具威脅性,日本人不可能滅亡中國,但是以汪精衛為首的反蔣勢力卻能把蔣委員長趕下台,從內部把他打敗。

現在蔣介石再次麵臨兩麵作戰的困境。

南京失陷後,利令智昏的日本人以為大功告成,竟然拋出所謂“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政府聲明,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第一次近衛聲明”。事實證明日本政治家大多是目光短淺的好戰之徒,中國首都被占領並不等於中國滅亡,就是目前中國未被占領的剩餘領土也超過日本麵積二十多倍,難道你發表一個首相聲明國民政府就不存在了嗎?幾百萬中國軍隊的堅決抵抗就自動消失了嗎?何來“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呢?真是一群自欺欺人的戰爭狂人啊。蔣介石多次東渡日本,深知大和民族欺軟怕硬的所謂“武士道”精神,日本人的戰力極限為動員二百萬軍隊,而中國至少能夠動員兩千萬大軍,如果把日本比喻成一條蛇,那麼中國就是一頭大象,蛇能吞下大象嗎?

所以抗戰必須堅持下去,這是中國的惟一出路。總結抗戰十個月的經驗教訓,蔣介石得出的結論是,談判桌上的勝負歸根結底在戰場上。如果你不想打仗,那麼你一定要打個大勝仗;你不要戰爭,那麼你一定要堅決應戰。去年曆時百餘天的淞滬抗戰不僅讓狂妄的日本人吃到很大苦頭,而且差點迫使日本代表在停戰協議上簽字,這就是“以戰逼和”的成效。一個“逼”字,折射出抗戰初期蔣介石對日作戰的核心戰略思想。

兩個多月前,蔣介石下令調集六十萬大軍實施徐州會戰,表麵看是阻斷敵人打通津浦鐵路,但是大本營的深層意圖仍然是迫使日本人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為此中國軍隊一度在台兒莊正麵擊破日軍精銳的第五、第十師團主力,取得著名的台兒莊大捷。可惜勝利旗幟未能如願高舉下去,日本華北、華中兩大派遣軍實施南北夾擊,第五戰區不得已放棄徐州,實施戰略大撤退。雖然從理論上講徐州會戰不應算作失敗,因為我軍主力並未遭敵合圍,保存實力有利於長遠抗戰,但是國內輿論和人民群眾不會這樣看待問題。撤退意味著更多國土被敵人占領,更多人民淪為亡國奴,所以撤退就是逃跑,汪精衛和反對派決不會不利用這個機會發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任何一次前線軍事失利都將導致政治危機,都會把蔣介石推上即將噴發的火山口……

飛機開始盤旋下降,乘客產生頭暈耳鳴的失重感。忽然機身重重一震,隨即顛簸不已,乘客不由得發出一陣驚呼。

九江機場到了。蔣介石把手伸給夫人,夫人挽住丈夫,兩人會心一笑。夫人款款起身,柔聲說道:

達令,我們已經安全了,上帝會保佑中國的。

4

特務頭子戴笠一大早趕到戒備森嚴的東湖官邸來見校長。

他被告知,校長昨晚會見客人,淩晨剛剛睡下,因此戴笠隻好坐在接待室耐心等候。但是不多久他又被告知,校長已經起床了,要立刻見他。

蔣介石端坐在書房裏,這位令人生畏的統治者此時看上去氣色不錯,身穿府綢薄長衫,腳蹬圓口布鞋,目光炯炯表情平靜,絲毫看不出他隻睡了兩個小時。據說蔣介石睡眠極少,頭腦清醒精力旺盛,並且從不在衣冠不整或者精神不佳之時接見下屬。戴笠一身鬼魅之氣,這個特務頭子橫行天下,惟獨畏懼蔣介石決不是沒有理由的。

戴笠趕來是要把兩份重要情報呈送校長。

一份是偽華北政府首腦王克敏率所謂“中國臨時政府”代表團赴東京訪問,日本人給予該偽逆以接待外國元首的禮儀並大肆宣傳,而有幾個西方大國的外交官竟然也出現在東京機場的歡迎儀式上。另一份報告則是報功,王克敏的助手,華北漢奸頭子、省主席高淩尉被軍情局秘密特工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