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昭和十三年(1938年)五月,也就是抗戰爆發之後十個月,兩路侵華日軍在中國戰場會師。
“七七事變”日本華北派遣軍登陸天津大沽港,然後一路攻占包括熱河、察哈爾、河北、山西、山東以及豫北在內的北方數省,他們隻是後來才在徐州以北的台兒莊遭遇開戰以來的頑強抵抗。另一路稍晚在上海吳淞口登陸的華中派遣軍則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他們在淞滬戰場付出傷亡近十萬人的慘重代價之後才逐漸打開局麵,掌握戰場主動權。如今這兩路相距千裏的日本大軍終於打通津浦鐵路,將南北戰場連成一片,這就意味著日本太陽旗已經升在比日本島國大幾倍的中國土地上。
此刻兩位意氣風發的日本總司令騎在各自的戰馬上,彼此微笑地注視對方。
日本將軍都是小個子,他們身披同一製式的黃呢鬥篷,腰挎禦賜軍刀,連仁丹胡都修理得一模一樣,看上去好像一對孿生兄弟,事實上幾年後他們也將一同排上日本甲級戰犯的名單。將軍身後緊跟著軍樂隊,樂隊之後是儀仗隊和戰鬥部隊排出的威武方陣,當將軍向對方行舉手禮致敬的時候,軍樂隊便開始奏樂,士兵一齊發出歡呼,日本記者紛紛湧向前去拍照,記錄下這個所謂的“曆史性時刻”,並把“徐州攻克”的重大新聞搶先發回國內。
盡管此時中國大地還在流血,士兵腳下的泥土還在震顫,城市還在被戰火無情吞噬,死亡陰影籠罩廣大鄉村,前方戰鬥還在激烈進行,但是日本人慶祝勝利的心情早已迫不及待。
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寺內壽一大將客氣地對另一位華中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大將表示:您辛苦啦。感謝華中派遣軍及時對敵人實施攻擊。
畑大將答謝:華北方麵軍的戰績值得好好學習啊。
寺內大將:不過敵人還沒有完全殲滅啊。
畑大將:是啊,請多多努力吧。
儀式完畢,兩位總司令共同出席記者招待會,軍方發言人向記者發布徐州會戰的戰績稱:支那(中國)軍隊已經遭受決定性打擊,皇軍殲滅敵人第五戰區主力三十萬人,俘虜數萬人。
有記者問:皇軍下一步將進攻武漢嗎?請閣下予以證實。
畑大將答:這是軍事機密,恕不奉告。
一位西方記者問:請問閣下,你認為貴軍會占領重慶嗎?
寺內傲慢地說:是的,我認為那不過是時間問題。
兩位司令官開懷大笑,笑得空氣顫抖不已。
西方記者問:司令官先生,外界流傳日本代表正在與中國政府談判,請問這與貴軍的行動矛盾嗎?
寺內大將皺起眉頭,很不高興地說:告訴諸位,這裏是戰場,皇軍不接受談判,隻接受投降。
西方記者追問:目前西方國家有許多關於貴軍違反《日內瓦公約》和以非人道方式虐待戰俘的報道,請問此次戰役的俘虜將會受到何種對待?
寺內大將生氣了,厲聲說:這是敵人造謠……你們將會看到皇軍以怎樣一種仁慈的方式來優待支那俘虜。
這天各國記者果然在野戰醫院看到一群正在接受治療的中國傷員,他們大多身體虛弱營養不良,表情恐懼而驚慌。日本軍醫耐心細致地為他們治療,還有天使一樣的日本護士小姐推著小推車,到處為傷員敷藥和包紮傷口。
在戰俘營,記者也親眼目睹中國俘虜得到人道對待的場麵,他們不僅正在大嚼白麵饅頭,而且還能喝上肉湯和洗上熱水澡。記者當場拍攝許多照片,發回許多報道,有力地駁斥了外界關於日本軍隊殘暴虐待和殺害中國戰俘的種種傳言。
西方人對於日軍殘暴本質的深刻認識當等到三年之後的太平洋戰爭爆發。
他們不僅任意處決西方戰俘,比如砍頭、腰斬、活埋、火刑、挖心剖腹、喂狼狗、做刺刀靶子等等,而且製造多起慘絕人寰的大規模虐俘暴行,比如著名的“巴丹半島死亡大行軍”“穿越馬來西亞死亡叢林”“修築泰緬鐵路”等等。根據戰後不完全統計,亞洲戰場至少有九萬多名盟軍戰俘成為日軍暴行的犧牲者,傷殘者無數。
2
與徐州淪陷同時,一架塗有國際紅十字機徽的美國運輸機在徐州前線機場徐徐降落。
從機艙裏鑽出來一群趾高氣揚的西方紳士,他們有的穿軍裝,有的穿西裝戴禮帽,這些神態優雅的西方人個個身挎照相機,有人胸前還掛著望遠鏡,好像這裏不是血腥屠殺的戰場而是旅遊觀光地一樣。西方人受到日本軍人的隆重接待。日本人為他們舉行簡短歡迎儀式,然後客人分乘幾輛軍車,一路揚塵向徐州戰場駛去。
這是一個來頭很大的國際觀察團,團員中既有西方各國駐華武官,也有美、英國防部官員、武器專家和新聞記者。他們此行的目的當然不是觀光,而是實地考察中日戰爭,並對日本人的戰爭能力做出恰當評估。日本人雖然十分惱火卻不敢得罪這些居高臨下的西方人,因為他們在國際貿易中有求於人,所以無法拒絕西方國家的強硬要求。根據戰後披露的文件,三十年代美國一直是日本最大的軍火供應商,抗戰爆發後兩國軍火交易額更是連創新高,達到戰前的十倍以上。另外美國還是日本最主要的廢鋼鐵來源國,來自美國的廢鋼鐵占日本全球采購總量的百分之九十,而澳大利亞則是日本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國。當然還有寶貴的石油、稀有金屬、化工原料等等,同西方國家的貿易額占日本對外貿易的百分之九十五。也就是說,如果西方國家發起一場全球製裁的話,資源貧乏的日本人連一個月的戰爭也難以維持。
客人沿途看見,飛機投下的重磅炸彈直接命中中國的城鎮和村莊,還有各種威力強大的高爆炸彈、鎂粉燒夷彈以及大口徑航空機槍有效地摧毀中國人的防禦工事,粉碎守軍的抵抗意誌,而這些用於屠殺中國人的先進武器和裝備大都印有“USA(美國)”字樣。僅以橫行天空的日本戰機為例,三分之二的航空發動機都是來自大洋彼岸美國工廠的產品。
日本人還向客人展示了攻堅武器的威力。
在一門一一五大口徑野戰炮的連續轟擊下,一堵高大堅實的中國城牆轟然倒塌。日本軍官驕傲地對客人說:沒有任何工事能夠抵禦皇軍炮火的攻擊。而事實上這種大口徑野戰炮正是美國軍火銷售清單上的供貨武器之一。
在川流不息的日軍車隊中,西方客人滿意地看見,無論是拖曳大炮的卡車還是運兵車、吉普車還是摩托車,包括主戰坦克和裝甲車輛,其輸送強大動力的發動機均為美國貨。數據資料表明,抗戰初期侵華日軍的技術裝備中,平均每百輛汽車、坦克和裝甲車中就有九十六台發動機和關鍵技術為美國製造。野心勃勃的日本人借助美國和西方的現代科技入侵貧弱落後的中國大陸,然後通過最血腥和野蠻的搶劫掠奪來向美國人支付美元,從這個意義上說,惟利是圖的美國人同樣是這場罪惡戰爭的幫凶和獲利者。
在一輛被擊毀的坦克跟前,西方武官考察了日本坦克的性能構造,然後得出的結論是,盡管日本獲得了美國發動機,但是他們製造的戰車至少還要等五年才能趕上西方軍隊。然而當他們得知日本坦克兵在起火坦克中堅持打完最後一發炮彈,最後被活活燒死的故事後,日本軍人服從命令、效忠天皇和不怕犧牲的武士道精神給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位日本將軍接見西方觀察團。客人向主人提出許多問題,其中一個有趣的問題是:日本士兵為什麼使用老式步槍而不裝備衝鋒槍(自動步槍)?如果使用美國製造的衝鋒槍,其單兵作戰能力將提高三倍以上。
日本將軍當場命令一隊士兵向客人表演射擊技術,日本製造的“三八式”步槍在士兵手中彈無虛發。然後演練刺殺格鬥,士兵個個精神抖擻吼聲如雷。日本將軍這樣自豪地回答客人:日本武士將以決死的戰鬥精神去殺死每一個敵人,他們不需要衝鋒槍,那是膽小鬼的武器。武士渴望把刺刀刺進敵人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