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謠唱道:麥子黃了,鬼子來了。
公元1938年,我的河南老家人心惶惶。眼看農曆“小滿”已過,雙搶(搶種搶收)大忙季節隨著日本侵略者燒殺擄掠的隆隆炮聲越來越近,辛苦了一年,收成該怎麼辦呢?
村裏的族長連夜召集族人開會。
鄧氏宗祠有若幹世代相傳的族規,其中一個就是,家族大事須由族人開會來決定。族人開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族爺會”,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族爺)來決定全族大事,這種形式有一點古羅馬長老會的味道,它是我們鄧氏家族的最高權力議會。另一種則是“家長會”,即召集各家各戶有議事資格的族人來開會,很像今天的市民代表大會,但是與會代表必須姓鄧,而且是男人。比如同意“鄧彭氏”後人,也就是我爺爺認祖歸宗的決定就是在家長會上通過的。這次召集的是難得一見的“族爺會”,可見得形勢已經到了嚴重關頭。其實即使村子裏胡子最長的族爺也沒見過日本鬼子,不知道這些凶惡敵人來自何方,長得什麼模樣,紅頭發還是綠頭發。一位牙齒掉光了的老族爺吭哧吭哧地說:鹹豐年間鬧“長毛”,光緒年間鬧義和團,殺洋鬼子,誰也沒敢動一動俺鄧氏宗祠,日本人又咋啦?還能叫俺勒起褲帶來不吃飯?
另一位清朝末年在開封府做過師爺的族爺也說:兵者,水也;民者,土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陰陽五行,循環相生。兵災如水災,洪水過後土地依然如故,生五穀養百畜,我何不以不變應萬變,泰然處之?
族爺會一致議決,對日本人先禮後兵,不卑不亢,不逞強,不示弱,如果來者井水不犯河水,則兩相無事;如有侵犯,定以兵戎相見。於是男人在準備開鐮割麥的同時也開始擦拭他們的武器:祖傳的刀弩、長矛、土銃、火槍以及護寨用的獨子槍、水連珠、漢陽造等等。一旦日本鬼子來者不善侵犯村子,他們將奮起保衛自己的土地和家鄉,與敵人決一死戰。
由於有戰爭硝煙作為時代大背景,這一年的麥收季節就變得格外的氣氛莊嚴。按照當地習俗,開鐮之前要舉行盛大的祭祖儀式,鄧氏宗祠香煙繚繞旌旗飄揚,供桌上擺滿供品,鄧氏子孫心懷虔誠三叩九拜,祈求祖宗在天之靈保佑風調雨順族人平安。但是這年祭祖時發生一件怪事,平地刮起一陣旋風,竟把祠堂裏的長明燈刮熄了。族人大驚,視為不祥之兆,於是族爺會緊急決定,連唱三天大戲,替祖宗壓驚祛邪。
後來曆盡劫難逃到武漢的族長反複對人講述這個帶有宿命寓意的故事,他老人家嘮叨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那是俺祖宗在給後人提個醒,讓俺逃命啊!可是俺……怎麼就不開竅呢?
等到三天大戲唱完,日本人的太陽旗也相繼插上了開封和中牟城頭,戰爭硝煙就像天邊湧來的烏雲一樣沉甸甸地壓在我的族人心頭上。但是對於祖祖輩輩與土地相依為命的農民來說,眼看就要收割的糧食不僅是他們用勞動汗水辛勤澆灌的果實,還是他們繼續生活下去的全部理由和希望,所以無論這個世界上發生何種變故,包括戰爭到來,都不能阻擋他們把糧食收回家的堅定決心。
2
趕來報告的村民是個放牛老漢,他慌慌張張說:不得了,日本鬼子進、進村了。
蔣在珍獲報大吃一驚,因為此前情報表明,敵人主力還停留在中牟、新鄭一線,鄭州保衛戰尚未正式打響,這些日本鬼子怎麼會突然出現在我軍側翼的花園口?
那個沒有見過世麵的放牛老漢顯然被嚇壞了,隻說來了許多日本鬼子,一個翻譯官還同他說了話,但是說什麼卻記不得了。蔣師長詢問他究竟有多少日本鬼子?老漢渾身發抖,跟打擺子一樣,到底也沒能說明白。
蔣師長頓感形勢逼人,雖然他一時無法判明這股敵人的企圖,他們究竟是有備而來,還是偶然過路?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敵人一旦越過村子繼續深入,他們隻消一刻鍾就會發現隱藏在黃河大堤後麵的秘密,那時候大隊日軍立刻就會源源而至,而我軍“以水代兵”的戰略行動就將功虧一簣。
經過初步偵察,得知這股敵人隻有幾十個人,他們好像經過長途行軍,風塵仆仆疲憊不堪,所以防守也比較鬆懈。據一個村裏偷跑出來的老百姓報告,日本鬼子並未修築工事準備戰鬥,他們甚至沒有封鎖村子和小路,而是抓了幾個老百姓燒火做飯,多數人一頭鑽進鄉公所裏睡大覺。
這個情報令蔣師長大大鬆了一口氣。現在可以斷定,這是一支敵人小部隊,他們可能執行某種偵察或者探路的任務,並非專門針對河堤施工而來,否則他們怎麼敢在新八師眼皮子底下舒舒服服地睡大覺呢?蔣師長斷然決定先發製人,一舉消滅這股危險敵人,不放走一個日本鬼子回去報信。
戰鬥命令迅速下達,新八師緊急行動兵分幾路,炮兵也將兩門黑黝黝的七五山炮對準村公所。就在包圍圈即將形成的時候,一個新兵因為神經緊張槍支走火,驟起的槍聲驚醒正在睡覺的日本鬼子,部隊不得已將襲擊改為強攻。一時間田野裏炮聲隆隆殺聲四起,抗日官兵同仇敵愾,齊聲呐喊著發起勇猛衝鋒。
日本指揮官看見中國軍隊如潮湧來,而且還有大炮支援,明白中了埋伏,趕緊下令突圍。於是這些嚇破膽的日本兵連剛剛做熟的飯菜也沒有來得及吃上一口,扔下沉重的武器裝備和同伴屍體奪路而逃,僥幸逃脫被全殲的下場。
新八師雖然大獲全勝,擊斃十多個日本鬼子,繳獲一批武器裝備,但是逃走的敵人卻令蔣師長一顆心高高地懸起來。如果日本鬼子引來大隊人馬報複,掘堤工程就將功敗垂成,可以說敵人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一麵下令警戒部隊嚴陣以待做好迎戰準備,一麵十萬火急坐鎮河堤工地,督促官兵爭分奪秒,無論如何也要趕在次日天亮以前掘開河堤。其實他心裏明白,僅靠人工和鋼釺大錘是難以完成任務的,此刻他要兌現親口向委員長立下的軍令狀惟有寄希望於那幾支派出去的隊伍。隻有他們順利找到“TNT”新式炸藥並且趕在日本人大舉進攻之前運回來,蔣師長方能渡過難關。
3
一支換上中國軍服的日軍特戰隊悄無聲息地穿過中國軍隊防線,成功地避開大路和城鎮村莊,終於在太陽落山以前到達指定位置。
帶路漢奸氣喘籲籲地報告說,前麵就是京漢鐵路。
日軍指揮官舉起望遠鏡來觀察,他看見在夕陽西下的晚霞輝映中,一條黑黝黝的鐵路大動脈就像沐浴少女一樣毫無遮攔地呈現在強盜眼前。指揮官臉上浮起一絲滿意的微笑來。特戰隊奉命執行的任務就是炸斷京漢鐵路,以達到孤立鄭州守軍和阻斷武漢方向增援的目的。由於中國人沒能及時識破他們的陰謀,使得這股狡猾的敵人得以乘虛而入,撲向他們垂涎已久的目標。
日本人奔上鐵路,開始埋設炸藥準備爆破。負責爆破工作的是一個剛從東京大學畢業的工兵少尉,他將電動雷管和引線一一檢查完畢,然後連接好起爆器,最後一個撤退到路基下麵準備起爆。這時候遠處傳來一陣尖銳的汽笛聲,當工兵少尉看清那列冒出濃煙轟隆隆駛來的火車時,不禁大吃一驚。在落日的金色餘暉映照下,越來越近的火車頭和車廂頂部均能看見醒目的紅十字標誌,原來這是一列國際紅十字協會救援的中國難民火車。工兵少尉知道,根據《日內瓦公約》,凡是非軍事目標均應受到保護,禁止交戰雙方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