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簾響處,一人青衣儒衫,淡青腰帶,昂然而入,正是張鋒之師盧植。後麵還跟著一人,眼睛不大,但是讓人一看就覺得忘記不了,精光炯炯,臉削瘦。

適才擊掌稱道的,正是此人也。

“子幹何已到此?”張溫、黃琬忙起身迎道。

“此乃汝南平輿人,許劭也是。今日無意間遇見,便慌忙與二位引見。”

許劭其人,“少峻名節,好人倫,多所賞識。若樊子昭、和陽士者,並顯名於世”(《後漢書》本傳)。史上均記載此人在人物評鑒方麵有舉世矚目的成就。最典型的就是當時曹操因為家世原因,出身於宦官之家,其父曹嵩是大宦官曹節的養子,因此很多人原來看不起他,當時的橋玄對曹操說,你現在還沒什麼名氣,就去見見許劭吧。曹操聽了他的話,就跑去汝南找到許劭,問他,你看看我是什麼樣的人啊?許劭當初不肯說(是不是怕泄露天機遭天譴?),後來曹操找個機會拿出武器威脅他,你到底說不說?這許劭估計也是那種越有名氣越怕死的人,於是就告訴他,“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於是這世上的人都知道曹操的大名了。

而且他和他哥哥搞了一個“月旦評”,專門品評人物,當時他們二人所品評的人物相當準,所以當時朝野上下無不敬重他們二人,這可是請都不請不到的名人。

雖然後來兩晉開始就有人不斷的詬病許劭,說他自己人品不佳,從小就和哥哥對著幹,而且隻能批評別人,卻從不反省自己。但有一點無可置疑,那就是他品評人物絕對是有一套的。

張溫和黃琬忙降階迎之,並命人上了最好的茶餅,等幾人行完禮,許劭就一直盯著張鋒看,那眼神直欲洞人靈魂,張鋒隻覺得有這樣銳利眼神的人,果然世之人不我欺也。

“這位小兄姓甚名誰?”許劭對著其他人隻不過淡淡寒暄了下,隻是對張鋒大有興趣之意。

“這是老朽之犬子也,名喚作鋒,尚無表字。”張溫對自己兒子當然是覺得千好萬好,但當著別人的名,特別是當時象半仙級別一樣的人物——許劭時,半個稱讚的話也不敢多說。

“嗯,此子目光清徹,口闊耳方,當是忠義良善之人,而鼻頂眉粗,恐一生多殺伐;天庭飽滿,當福祿壽俱全也。隻不過雙顴微陷,似是無甚野心之輩,否則其更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若以四字評之,當蓋世無雙也,吾所觀之人,莫能出其右者。”

許劭一字一句,真是說到張鋒心坎裏去了,這才真的相信眼前這個人,真的就憑著一雙眼睛,就可以看穿一個人。他也覺得自己心眼好,但是又必不受人欺負,也想改變大漢朝的走勢,但自己又不想坐上那人人追逐的九五之位。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是多麼高的人生境界。那高高在上的帝位呢?連踏出宮外一步都是一種奢侈的行為,還會被大臣說成是荒於政事,止於嬉戲,麵對頭疼的政事,軍事,從四周強敵虎視眈眈的窺視,下到宮裏一針一線的用度都要操心的麻煩日子,張鋒是想想就怕。

張溫和黃琬聽了是又高興,又擔心。高興的當然是許劭說張鋒卓而不凡,擔心卻是說他一生殺伐不斷……那黃琬在心裏暗暗考慮要不要答應這門親事。

不過還好,既然許劭說他福祿壽俱全,想來也不是虛言,黃琬下了決心,以後黃家就靠這個目前還看不清的張鋒了。

蔡琰看到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全轉到張鋒身上去了,卻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嘟著嘴生氣。

許劭這才看了蔡琰一眼,搖了搖頭說道:“這位小姐雖貌美,可惜無福,十六歲當有大難,如得貴人之助,可免此厄,否則當漂泊半生。”

蔡琰聽了,又驚又怕,當時的人對於鬼神命理之說是深信不疑,何況此話又是出自許劭之口,當下就嚇得臉發白,身體發冷。

黃琬與蔡邕是好朋友,忙對著許劭行禮道:“敢請許先生施也解救之法。”

許劭放聲長笑道:“解救之人既在身前,奈何舍近而求遠乎?”遂長身而起告辭。

蔡琰一想,難道就要靠這個屢次欺負我的小賊?想想他總是把自己批駁得一無是處,又老是賊眉鼠眼的偷偷打量黃鶯兒,卻對自己冷冷淡淡,好象看不起自己一樣。心裏那種自傲的想法又油然而生,對那求他相助的想法便就淡了。

等許劭離去,黃琬和張溫這才談及正事,交換了生辰八字,請了媒人下定,又送上準備好的彩禮若幹,這說起來簡單,卻又花了好幾天功夫,這黃鶯兒便算是張家的半個兒媳婦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