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節(1 / 2)

張鬆這種擰脾氣,不僅讓在座的諸人都變了臉色,更是讓曹操的臉上黑上加黑。一步步從平民坐上魏王的位置,除了自己的長相外貌,曹操是自信得快要爆炸了,哪知道這個比自己還醜的小銼子居然敢當麵諷刺自己?

區區魏王門下一吏,就說在自己手下不如呆在朝庭“輔佐”那個什麼都沒有的天子嘍?

曹操強忍的要喊出把這個無禮之徒推出去先奸後殺的話,冷笑了一聲道:“莫非貴使有意去侍奉天子?孤倒是可相助一二。”

張鬆再怎麼不知好歹,聽見這話汗也下來了,侍奉天子,別開玩笑了,呆在一個無兵無權,連錢都要找魏王伸手要的天子身邊,還不如就呆在劉璋身邊呢。

“魏王勿怒,鬆一時口快,天子身邊雖好,鬆一身才學去了卻是無用。”

張鬆見曹操極度不爽的瞪著自己,那雙細長的小眼睛滿是盈然的殺氣,隻覺得脖子後麵都是涼涼的。

見張鬆鬆了口,張鋒也鬆了口氣,要是這個張鬆實在不知好歹,說不得隻好真的派人把他象書上說的那樣“棒打出去”,然後強行把他的西蜀地形圖給搶過來好了。

可是那樣的話,劉璋那邊就少了很多“外援”,比如孟達、法正。

氣氛一時間變得很尷尬,雖然張鬆老實了許多,可是看曹操臉色,恐怕憑他的脾氣,不會有機會再讓張鬆乖乖的把圖獻上來了。

靈機一動,張鋒想到辦法了。

對著張鬆舉起酒道:“貴使適才誇口說一身才學沒於廟堂,未知為何?也好教我等開開眼界。”

不管張鬆理會張鋒的好意與否,講到才學,硬綁綁的身體又坐直了幾分。

“非是鬆大聲不慚,自幼而今,所學之書經,隻不過目觀其一次耳,從未過二。飽學二字不敢當,但想來放眼天下,也未敢做第二人之選。”

有這等奇事?

荀惲、鍾毓等人轟的一聲就炸開了,紛紛搖頭說不信。

曹操更是嗤之以鼻,壓根不相信這個又醜又矮的愣頭青有這樣的本事。

眾人紛紛出言商量要試試張鬆是不是言過其實,記性好的人或者有,可是過目不忘,那可不是普通人的本事了。

可是他既然說他看的書隻看第一次的,那麼隨便找一本書來,也許正好是他看過的,那麼哪裏去找一本他肯定沒見過的書來呢?

挑起事端的張鋒反而不做聲了,安安靜靜的喝酒,抱著一種看戲的眼神看看群情激奮的眾人,又看看成熟在胸的張鬆。

眾人你推我擠的爭論了一番,最後由最受曹操喜愛的秦朗站起來向曹操行禮道:“適聽聞魏王新著《新書》,乃仿孫子十三篇而成,其中均是魏王行軍多年的心得體會,於征戰天下,流傳後代大有裨益。魏王也是剛完成不久,想來這位別駕並未看過,何不請之一試?”

孟德新書遊戲中有,可是現實並沒有流傳下來。有一種說法是就是曹操寫的《孫子略解》,當年諸葛亮在建設封建主義現代化農村的時候就是讀的它。

馬屁人人會拍,可是拍得好也有講究。對於長相不佳的人,就不能說他風流瀟灑之類,而要說他“有才”,而長得漂亮的人,多半聽多了誇他外貌之類的話,如果多說說他的內在美,估計他會把你當知己。

曹操被秦朗的話弄得眉開眼笑,想都不想道:“來人啊,去我書房拿《新書》來!”

片刻,兩個小童躬身抬著一卷紙而入,在曹操麵前小心翼翼的打開,一共十三篇,張鬆也不多做作,站起身來擼了擼長袖,走到《新書》麵前細細的看起來。

眾人屏住了呼吸,生怕動靜大了就讓張鬆為自己不能背出新書而找借口似的,連曹操都瞪大了小眼睛,張鬆成了全場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