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降的神使(下)(1 / 3)

寧飛隻感到空氣中充盈著濃濃的血腥味,心中一陣翻騰,幾乎要嘔吐出來。在電影電視上看到打仗,大家隻會覺得好玩好看。但是如果真正的置身這戰場上,單是那殘肢斷臂已經會讓人把隔夜飯都吐出來了。還好他腹中空空無物,這才免了底下眾戰士被空降穢物之厄。

等他勉強恢複過來,半人馬已經到了全軍潰散的邊緣。

就在此時,從半人馬軍中傳出一聲號角,其聲淒揚,仿佛充滿了無限的怨氣和仇恨,寧飛隻覺心中一陣煩悶,如入無邊地獄,湧起一股強烈的破壞yu望,下墜之勢突然加劇。他心中大驚,腦中的沙漏突然金光大放,頓時恢複清明,身體也仿佛輕了不少,如同一片落葉,向數百米下的戰場上飄落。他來不及細思那沙漏到底有什麼古怪—事實上,莫名其妙的來到了這裏,已經很少有東西能夠讓他覺得古怪了—因為下麵的戰局又產生了變化。

號角之聲延續不斷,良久不絕,半人馬的戰士如同被催眠了一樣,突然之間士氣大振,反身向著追來的人類戰士撲去,舍生忘死,狀如瘋狂。半人馬軍的頹勢頓時有了改善,戰線不再後撤。不過寧飛以局外人的眼光看來,半人馬軍畢竟已經損失不輕,眼前也不過是回光返照而已。

號角之聲終於徐徐落下,半人馬後軍中又傳來一陣鼓聲。那瘋了一樣的半人馬軍好象突然恢複了神智,雖然還是舍生忘死,但卻不像剛才那樣毫無理智,隻知拚命衝殺。在雙方接觸處的半人馬戰士牢牢守住陣腳,不讓人類突破。而後麵的半人馬卻開始徐徐後撤,動作訓練有素。看來前麵的半人馬戰士是用來斷後的“棄子”。

寧飛雖然並沒有讀過兵書,但是中華五千年文化,何等源遠流長,滿清人不過讀過一部《三國演義》就可以用來打仗治國。他在國內看過的曆史書雖然不多,但畢竟還是對兵法略知一二的。見眼下這半人馬軍舉動深合兵法,和剛才的隻知道一味砍殺大不相同。心中奇怪:“這半人馬軍的統帥這招‘壯士斷腕’,雖然迫不得已,但也是眼下最好的選擇。隻是希臘神話中,半人馬人除了那個著名的智者喀戎外,一向沒有什麼智慧,有誰懂得這樣的計策?何況如果真的懂得的話,剛才為什麼不使出來,那樣損失會更加小一點。”想到喀戎,腦中似乎隱隱約約感到了什麼,但想到頭都痛了,卻總是想不出來究竟是什麼。

他思索間,底下的半人馬人已經撤離得差不多了,人類戰士雖然奮勇努力,居然不能突破斷後的半人馬人的防線。現在雖然那些半人馬人都已經死傷殆盡,但他們的犧牲畢竟還是沒有白費,半人馬軍終於成功撤走。人類軍雖然想追趕,也已經來不及了。

人類後軍傳來一聲號角,正準備追趕的戰士聞聲止步,開始收隊。

寧飛不覺對那個沒有出場卻能使人類軍由相持不下變得大勝的人好奇起來。那人到底是希臘神話中的哪個英雄人物,居然在人類和半人馬中擁有如此大的威名,甚至可以左右戰爭的進程?如果能夠結識這樣的人物,那麼自己也不枉了到這個時代來一遭。(注:在希臘神話中,大家崇拜尊敬的是英雄和力士。在最著名的特洛伊之戰中,也隻是英雄們在拚殺,普通的士兵僅僅是戰場上的配角,並沒有見到兵法的應用。可見希臘人並不怎麼懂得兵法。否則得到希臘人文化流傳的羅馬人也不會被匈奴人打得膽戰心驚,連羅馬帝國都因此而滅亡。而匈奴人,卻被漢朝大將霍去病和衛青趕到大漠以北數千裏,再也無法在中原立足,隻好去找歐洲人的麻煩,居然縱橫歐洲幾百年不倒。可見希臘人的兵法和中國比較起來,相差何止天壤。)

這時候他已經離地不過數十米左右,下麵的情形已經能夠看得一清二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