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拯救股市需要證監會與央行聯手(1 / 2)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也造成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動蕩和下跌。五年時間過去了,美國股市已經恢複並接近前期高點,而中國股市還在屢創新低。危機爆發以來,美國股市並沒有喪失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融資功能,Facebook等公司仍然可以募集巨額資金,沒有等待股市複蘇和等待上市的企業;而目前中國等待審核和等待發行的企業多達798家,資本市場投融資功能基本喪失,所謂資本市場要服務於實體經濟的口號已成為一句空話。比較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美兩國資本市場的不同表現,往往給人以下錯覺:仿佛本次世界性金融危機的中心不是美國,而是中國。這就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深思。中國股市已經到了需要連夜看急診的時刻。

造成中國股票市場持續下跌的原因可以羅列一筐,但是根本原因在於資本市場已經被以對衝基金和投機資本為首的利益集團綁架,做空中國和做空中國股市的資本力量主導著資本市場的政策和輿論;與此同時,央行的貨幣政策麵對經濟危機和股市資產縮水,沒有像美聯儲一樣積極行動起來,而是袖手旁觀,無所作為,客觀上配合了市場做空的力量。

那些推動著監管部門不斷製造資本市場做空工具的資本力量是中國股市危機的真正受益者;同時,監管部門可以借助推出股指期貨和融券業務等金融做空工具的名義,名正言順地增設監管機構和交易平台,官員們可以得到更多的政績和升遷機會。在所謂“完善中國資本市場體係”的大旗下,資本市場的做空力量和監管部門的各級官員可以實現各自的利益追求。因此,做空資本的策劃可以得到監管權力的積極響應,做空平台、做空政策、做空產品和工具按照對衝基金做空股市、做空中國的需要有步驟有策略地推出。股指期貨是不顧中國資本市場的易操縱性而強行推出的做空平台,之後,為了達到做空指數的目的,國際資本勢力開始鼓吹發展國際板,嵌有“金融洋躍進基因”的地方政府部門和監管機關開始積極配合。推出國際板的輿論為做空中國的國際資本和國內資本創造了可觀的盈利。盡管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迫使各國政府開始討論並限製金融市場的做空手段,但是中國卻仍然逆著潮流,企圖在實體經濟已經得不到股票融資支持的情況下推出轉融券業務,繼續打壓國內的資產價格,在實體經濟陷入深度危機的過程中讓做空資本享受最後的盛宴。

物極必反。中國資本市場的運動方向已經到了必須變軌轉向的時刻,必須從以往為做空中國的對衝基金和投機資本服務,為市場體係自身片麵的擴張服務,為政績和官員職位升遷服務,為所謂國際化的虛名幻覺服務,轉變到為產業升級服務,為實體經濟服務,為大眾投資者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正確軌道上來。同時,中國央行也應該積極行動起來,以中國特色的“定向寬鬆政策”,堅決反擊美國及其盟國的“量化寬鬆政策”,避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具體措施如下。

(1)鑒於中國上市公司群體特殊的股本結構以及由此產生的指數易操縱性,必須提高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比例,限製股指期貨的杠杆力量。

(2)明確指出在人民幣沒有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和資產交易貨幣之前,不討論設立A股國際板,以此消除股市的懸劍,避免市場做空力量借題發揮以牟利。

(3)在實體經濟普遍存在資本金不足,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大量資本支持,數百家企業排隊等候上市的情況下,不再推出任何包括轉融券在內的做空手段和工具。證券公司現有的融券業務應該取消。隻要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隻要中國還是一個欠發達的趕超型國家,隻要中國民族企業的競爭力還不能與美日德公司在各行各業裏平起平坐,那麼中國資本市場就沒有理由推出任何做空製度、做空平台和做空工具,沒有任何理由為對衝基金和投機資本服務。資本市場的監管機關和設計機構必須明確“現階段中國資本市場應該為誰服務”這一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