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為有臨教思無窮,容保民全麵監督(2 / 3)

五,如果相安無事的時間長了,這時你就應當顯示出相應的果決和剛強了,這是因為之前那樣,是為了使那裏穩定和恢複,而一旦這個效果達到了,他往往就會心生異誌,從而生出睽事來。因此為了防險守正,就必須采取相應的堅硬措施,使他再生出別樣的戒懼之心,從而不敢再輕舉妄動,產生非份之想。應當是十分必要的作法,也是正當的選擇。

六,這之後,也一定要根椐相應變化了的時勢,詳盡地分析考察禍福的結果,決定采取相應的對策,使之有個較長,較園滿的評價,也就算是大吉大利了。

第十一章

以朋友講習使悅服,用持盈保泰保長久

這是企業發展的又一轉折期。上一節講了企業盛大的征伐之事,那是企業為了確立自已的霸主地位,而采取的非常行為。而這種地位的確立,又必定的自然的會給企業帶來一種全新的局麵,其中最明顯,最重要的表現,就是很多同行不同行的企業,都會在自己有大的行動前,先看看你的態度,或得到你的支持,或得到你的默許。這種自覺不自覺,自願或不得己的作法,唯你馬首是瞻的態度,就說明了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你和你的企業,對市場的交易,動向,秩序等有著決定性的話語權和主導權。當然這更是他們也認可了你的這種地位,這種權力,這個事應當是好事。但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企業,一個有擔當的企業主,事又實在難為。因為你不得不去丞擔相應的更大的社會責任,並且又根本來不得半點的馬虎和輕率。

春種秋收,夏長冬藏。這個時期是你和企業的八月,是一個收獲的時節,你的收獲有的己完成,有的正在進行,有的己經看到,有的還在等待,那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景,你心中充滿了喜悅,可是臨卦說八月有凶,這凶從何來,你又是怎麼想的?

這個時期的卦是兌卦。卦象是兌下兌上,稱為麗澤。麗是連著,附著的意思,是兩個澤並連依附。有相互交流融通,互相滋潤共享的形象。彖曰:'兌,說也。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說之大,民勸矣哉!'

這是講在那個征伐的時期之後,你企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從卦形講,內外卦都是剛爻得中,像征你和你的企業,不論在企業內部,還是在企業之外,地位都很中正,而所謂中正,則是講你個人的德能與你的地位很匹配,企業的規模和影響與企業的實力很相當。並且柔爻在外,這柔爻一個是內卦,一個是外卦,是講企業的員工很順從,企業外的企業也能服從,因此'說以利貞',很利於你和企業開展相應的工作,發揮相應的作用。當然這樣的情形,不僅符合人的欲望,人的念想,也是順乎天意的,是順天應人的,因是不僅能得到天助和保佑,而且也會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然而這隻是個理,事實真能這樣自然大吉大利。可是在實際上往往沒有這麼好,因此,不論是和企業內的人民相處,還是和其它企業交往,一定要固守正道,以使人喜悅為先,那麼人民就會忘記工作的勞辛,不記他們的不滿,外企就會產生感激。如果再進一步,使人民以喜悅的心情去為你為企業冒險犯難,他們就會忘記死亡的危險,並且樂於從命。而外企就會產生順從和依附。因此,凡事本著使人喜悅的道理去做,那麼喜悅的一方就會自勉自勵,產生出無窮的主動力。

當然,這也仍是個理,理通了應該一通百通,又怎麼去做呢?我們講這首先須有一種和合的相互關係做基礎,怎麼和合呢,和合就是相交的氣氛,這就要講點天地自然之道了,'山海經'講,在天地未分之時,是呈渾屯狀態的無所謂天,也無所謂地的模式,後來自然產生了分化,輕清者上而為天,重濁者降而為地,於是天地分了,有區別了,而分當然就不交了,天地不交就不能化育萬物,和不分也沒有根本區別,與天意之初心就相違背了。那麼怎麼又使相分而又相交而化生萬物呢?於是就產生了相應的道,按著各自的道去作才行,這個道就是地道卑而上行,天道高而下濟。周易中所體現的就是這個道,並本著這個道而設卦,本著這種精神而置辭,而說事,而斷吉凶,,休咎,禍福。像泰卦,卦象是'坤上乾下',是地在上天在下,很明顯違反了自然,但卻符合了道,因此泰卦是易中的好卦。而否卦是坤下乾上的卦象,雖符合了自然現象,但卻違反了道,於是否就是不好的卦,這就是人們把壞運過去好運到來稱'否極泰來'的原因。

因此,為了營造這種和合的氣氛,做為企業主,你也應效仿這一精神,遵從這個道,在與人民相處時,在與外企交往中,自甘處於下位,從而把人民的,外企的地位進行相應的抬升,就可以實現這種和合了。當然,這也仍是個理,在具體運用上,則又應視不同的事,不同的時間和地方,進行不同方式的裁剪和運用了。

那麼這時又應怎樣去運用呢?'以朋友講習'來進行,就是在企業內,你要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時刻想著為人民謀福,而不是為自己,為小集團謀利。對待外企,那些唯你馬首是瞻的,做到尊重他們,以禮相待,像朋友那樣,平起平坐,在事務的處理上,不用命令方式,而是互相討論學習,交流融通,互相滋潤支持,彼此相互受益。人常講最好的買賣,是雙方都能笑出來的生意,而不是一方虧死了,一方高興壞了,那不叫生意,那叫掠奪。而企業與企業間的關係,隻有利益可言。利齊了才生義,互利互惠才有好關係。因此,讓人順從應從讓人得利開始,讓人喜悅開始,人喜悅了,高興了,才始可以使其忘其勞忘其死,而你卻收到了義,也體現了仁。具體到現在你會有如下選擇:

一,我們說通過征伐,這時你會麵對一個較為混亂的局勢,並且處理起來也會有點棘手,因為這些事,不僅是相互牽連的,而且是非常複雜的。但是如果整理一下,就會發現基本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希望能盡快安定下來,有一個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隻要抓住了這點,並順著去做,成效就會很快顯現。

但是,這樣去做卻又不可以個人身份,私人關係去做,而是應當以正大光明的態度,使人喜悅的形象,企業的名義去做。也就是所謂的'和而不同'的方式去做,這樣就是企業與企業間的事了,他人也不會對你的行為產生疑慮了,自然會是吉祥的。

二,建立信用關係。孔子講人無信不立,反過來就是人若有了信用,就可以做很多事,甚至是大事,他人用一般方法做不到的事。那麼怎麼取得信用呢?一個最簡單有效省力的辦法就是說,或者叫交流,討論,對話,但是這說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和兩個必須,這就是能夠交流對話,地位相對對等,兩個必須是,必須態度誠懇,所說的話對方耐聽,必須能使對方喜悅。這樣預料中的疑慮就會消除,相應的後悔就蕩然無存。

但是,這樣做在這時還不夠,還應當在你的內心做到果決剛毅,而外表則柔和寬大,包容一些不應當包容的東西,同時還應有在必要時敢於硬碰硬,徒手博鬥的果敢手段和精神。這是因為這時你所麵對的,並不一定都會成為你的朋友,有的實力地位也並不比你差,他們或許是在進行試探,然後再進行選擇:或進或退,或好或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