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了解子宮疾病(1 / 2)

1.子宮內膜炎的症狀有哪些?

子宮內膜炎是子宮內膜的炎症,可以分為急性子宮內膜炎和慢性子宮內膜炎兩種。子宮內膜炎急性期表現為子宮內膜充血、水腫,炎症細胞浸潤,重症者出現化膿。急性子宮內膜炎的主要表現為起病較急,有惡寒甚至寒戰,發燒,脈搏加快,全身無力,出汗,下腹疼痛甚劇,下墜,腰酸。大量血性、膿性或水樣白帶,並有臭味,產後感染則惡露呈泥土色。子宮內膜的慢性發炎叫慢性子宮內膜炎,慢性子宮內膜炎的主要症狀是不規則月經或子宮出血,下腹痛或墜脹感,白帶增多,發燒等;另外,子宮增大,有觸痛,子宮旁周圍組織增厚壓痛。

2.子宮內膜異位的症狀有哪些?

子宮內膜異位的症狀與體征隨異位內膜的部位而不同,並與月經周期有密切關係。

(1)痛經

為一常見而突出的症狀,多為繼發性,即自發生內膜異位開始,可發生在月經前,月經時及月經後。有的痛經較重,疼痛難忍,需要臥床休息或用藥物止痛。疼痛常隨著月經周期而加重。月經過後,異位內膜逐漸萎縮而痛經消逝。

(2)月經過多

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量往往增多,經期延長。可能由於內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調。

(3)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常伴有不孕。盆腔內膜異位症常可引起輸卵管周圍粘連影響卵母細胞撿拾或導致管腔堵塞,或因卵巢病變影響排卵的正常進行而造成不孕。

(4)性交疼痛

發生於子宮直腸窩、陰道直腸隔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使周圍組織腫脹而影響性生活,月經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5)大便墜脹

一般發生在月經前期或月經後,患者感到糞便通過直腸時疼痛難忍,而其他時間並無此感覺,為子宮直腸窩及直腸附近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典型症狀。

(6)膀胱症狀

多見於子宮內膜異位至膀胱者,有周期性尿頻、尿痛症狀;侵犯膀胱黏膜時,則可發生周期性血尿。

3.急性子宮內膜炎治療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急性子宮內膜炎應臥床休息,宜半臥位,以使炎性滲出物局限在盆腔最下部,並有利於惡露的排出;可做下腹部熱敷,以促進炎症的吸收並止痛;要保持大便通暢,以減輕盆腔充血,並有利於毒素排泄;應避免過多的婦科檢查,以防止炎症擴散;高熱時可物理降溫;在飲食調養方麵要多飲水,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並含有高熱量、高蛋白、多種維生素的食物為宜。保持外陰清潔,每日清洗外陰並更換內褲,防止重複感染;患病期間禁行房事;如果患者為產婦,不要因為產後或發熱而緊閉門戶,應該保持居室溫暖通風,空氣清新,同時不要衣著過厚,以防出汗過多,著裝被褥應該溫涼適宜。

4.子宮內膜炎的治療措施有哪些?

根據子宮內膜炎的不同情況和症狀,一般可做體內掃描進行檢查,除了主要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外,還要去除易導致子宮內膜炎的外在誘因,如去節育器、子宮內息肉等,可以采用清除宮腔殘留物及其他異物、擴宮引流及雌激素治療、宮腔內給藥、手術治療、輔助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因分娩或流產而產生的子宮內膜炎,如疑有胎盤組織殘留,應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時立即清除殘留組織,但盡量不要刮宮,如必須實行刮宮術則應待抗生素達到一定劑量,炎症得以控製後,方可進行,這樣可以防止炎症擴散。如果子宮有活動性出血,可在使用大劑量抗生素的情況下清理宮腔。子宮內有避孕器的情況下,應盡快將避孕器取出,消除原發病灶,控製炎症的擴散。對於慢性子宮內膜炎以及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可采用擴張宮頸口的方法,以利於宮腔分泌物的引流,並祛除誘因。老年患者還可應用少量雌激素進行治療。下腹部超短波、紅外線照射等,電慰、冷凍療法、激光治療均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炎症的吸收,特別是對急性子宮內膜炎有顯著療效。

5.急性子宮內膜炎的預防措施有哪些?